简谈化解学生妒忌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2018-12-17 12:20卫安沈雪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8期
关键词:化解有效策略学生

卫安 沈雪

摘 要:在高度竞争的学业压力下,学生会产生嫉妒这样的普遍心理问题,这会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与社会交往。本文尝试从简单的教育案例出发,分析学生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和危害,并针对如何化解学生妒忌心理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做法。

关键词:化解;学生;妒忌心理;有效策略

前段时间,一件发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某一中学的杀人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刚刚回到家的林某被同班的叶某用刀捅了十三刀,而后死亡。关于叶某究竟为什么要杀同学林某,其坦言动机是:只要杀了第一名,他就成为第一名了。这一轰动全国的事件,背后的原因动机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两字“妒忌”。在当今日益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对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学生来说,学业与生活上的竞争压力很容易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不同程度的妒忌心理。当然,妒忌的心理人皆有之,适度的妒忌不仅能催人奋進、赶超先进;反之,妒忌心理过甚,则会伤害周边的同学,而且也有害于学生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作为教育者应当重视这个问题。下面以笔者曾经碰到的两个孩子为例:

案例分析如下:

女生小C,爱打扮,学习成绩差,打篮球是校队主力,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小D,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优等生。每次小D考试考出好成绩时,小C就在背后议论小D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只要小D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小C心里更不舒服,说小D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小C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小C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在班级中所有的女生都对她敬而远之有意排斥她,渐渐地,她和班级越走越远,初三都没到她就自动退学了……

以上的案例就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普通案例。一般说来,学生产生嫉妒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和自身机体内部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受到学生周边接触的社会、家庭、学校错误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影响。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化解心里的嫉妒心理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点要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与别人的位置,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别人又在另一方面胜过自己,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挥并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成绩有所进步。所以在教育小A同学的时候,我开导他并让他认识到:目前成绩退步,是因为他没有完全看到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感觉什么都不如别人,更没法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因为他把精力放在妒忌他人上,于己于人都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只有傻瓜才做这种傻事。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欣赏自己。

第二点正确转变自己。首先要转变的是自己的忌妒心态,实质就是把消极的心态转化为积极的心态。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挫折或失败,只能是使他达到更大成功的阶梯,把中伤他人的精神用于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上,这是转化的关键所在。其次学会公平竞争,竞争应是激励人奋进的过程,而不应成为目标。比如对学生可以建议使用换位思考法。“假如是你取得了成绩、得到了表扬,别的同学对你不满或者怨恨,对你进行诽谤,你心中会有什么感受?”并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他们取得了好成绩,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为他们感到高兴,并且应该向他们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较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苦闷和妒忌心理。当学生有妒忌心理在作怪时,就换位思考一下,这样心理就不痛苦了,甚至还能分享他们的快乐。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周边的外界因素。一是家庭层面:父母应更多关注孩子的思想教育,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作为家长要树立人格榜样,对孩子保持适度的期望,使他们有能力达到这个期望,以积极的态度顺应孩子的发展,遇到问题时能主动积极地帮忙解决,给孩子们必要的信任与关怀,让孩子感觉到温暖。二是学校层面: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学生出现如小C这样的案例时,可以采取一对一交谈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相互敞开心扉,互相了解想法,消除隔阂。学校可以根据需求设立心理辅导室,由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开导,舒缓不良情绪,定期举行相关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课余生活,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欣赏,尊重别人,学会自我抑制、自我宣泄来治疗妒忌心理。

总之,学生有嫉妒心并不可怕,有了嫉妒心,只要善于利用正确的解决方法,缓解或消除嫉妒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及时预防学生嫉妒心的产生,把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化消极为积极,最终能超过别人并实现自我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陈家麟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 薛晓阳,蔡澄等主编.教育原理与策略[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3] 许百华主编.青少年心理卫生[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化解有效策略学生
学生写话
班主任如何化解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