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

2018-12-19 11:07王萌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信息化

王萌

【摘要】文章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翻转课堂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出能适合学生、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在实现课程本身知识、技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个性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JY2017-13)。

一、引言

随着目前国际国内在教育模式和手段方面进行的新探索和实践,翻转课堂与信息化已成为两大主流趋势,而这两方面本身又息息相关,翻转课堂的课前资料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呈现,信息化手段本身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时空进行拓展,促使对课堂的翻转。如果能够将两者良好结合,将会为课堂带来新的模式和活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自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高校开设以来,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课程本身具有如此大的覆盖面和如此强的生命力,其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本身比较抽象,有一定难度,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不会”“不想学”的状况。如何让这门传统的课程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我想学”“我能行”的状态,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与信息化概述

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前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的创新教学。逐渐,这种“课前观看教师讲解视频,课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或实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形成了。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其核心思想已被科学地描述为:“课前,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音频、视频、文字材料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传授;课上,针对课前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教师个性化辅导、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等,达到知识的内化。”

美国的Flipped Learning Network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实施了翻转课堂在线调查。调查显示,翻转课堂近年来在美国教师群体中得到逐步的发展,并形成一种趋势。

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看,其从出现开始就与信息化密不可分,课前的教学资料承载和传播方式都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甚至课堂的讨论、课后的测验都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云平台实现。

近年来,随着国内开始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教师群体与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并做出了初步探索。2014年7月,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中心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了“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慕课,至2015年1月,共有70292人次参与了课程,9462人拿到了证书。同时,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中心还基于课程的教师用户开展了翻转课堂采用情况的在线问卷调查,其中高校教师中占据大多数的是计划使用的教师群体(53%),有17%的教师选择正在实施翻转课堂,2%的教师选择不打算使用翻转课堂,有意向使用但无明确的时间计划的教师占28%。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翻转课堂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并开始逐步实践。

就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而言,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及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地处西部的高职院校来说,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日益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大背景还不相匹配,教育信息化还没有完全深入课堂,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借助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整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教学资源在课前能否吸引学生、在课堂上能否辅助教师教学、在课后能否进行有效的考核都将影响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整体教学效果。教学资源主要以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化方式呈现给学生,这对教师的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水平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科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三种核心元素有效整合,才有可能提供有效的教学媒体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将整个授课和学习过程由课堂拓展到了课前和课后,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时,需要针对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第一,课前学习阶段。首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繁杂,实践性强,因此,在制作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前需要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合理的碎片化。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录制的教学视频长度不宜超过15分钟,且要将讲解与演示活动相结合。除了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外,教师还需在课前学习阶段设置自测题、调查问卷及头脑风暴等活动,在检测课前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可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阶段提供更多的教学依据。

其次,在线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度,但同时也缺乏“面对面”教学的监管力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及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对课前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重点关注。

第二,课堂教学阶段。完成了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对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问,这些“了解”“疑问”以及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的课前学习情况统计数据成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利依据及课程引入的生动素材。针对学生的疑问,不采用传统教学中由教师直接解答的方式,而是根据课前学习情况,采取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教师只进行组织、引导、拓展,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每一处教学活动中体现翻转课堂模式。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如何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可以采用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動画资源除了可在课堂中进行演示之外,也可提供给学生在课前、课后反复观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信息化教学平台所提供的考勤、提问、抢答等环节可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和监管提供了有效支撑。

第三,课后巩固阶段。C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课后,通过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推送作业、测试题、调查问卷及答疑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进行知识检测、自我总结和协作学习。同时,根据对平台上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后续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自身要对翻转课堂理论有深入的接纳和理解,能将此理论与C语言课程具体结合;其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能力要能支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上都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第一步即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就是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理论上的学习包括对翻转课堂模式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理论的深入学习,并能够将这些理论用于指导具体课程。这对教师尤其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形成思想固化的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整个教学方式、课程组织乃至教学思想的转变。在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教师首先要提高的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能力,例如教学视频、动画等的制作,而这些都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其次要选择优秀的教学云平台,并能够熟练使用平台的各项功能,从而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有效的组织和掌控。

五、总结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于目前高职院校思维活跃但理论知识薄弱的单招生源已不再完全适用,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教学资源的呈现模式和时空不再拘泥,因此,探索以翻转课堂模式为基础,以信息化为载体和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这种教学模式改革将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任莉.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通讯世界,2016(11):287.

[2]董胡.基于翻转课堂的《C語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6(09):18-19,27.

[3]辛晓霞,张玉梅,吴晓军,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C语言信息化课程设计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04):418-422.

[4]朱茂琳.批判性思维培养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27-30.

[5]北京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法[DB/OL].(时间不详).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PKU-21016?tid=21012.”

[6]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7]钱月晶,程有娥.基于云计算的《C语言程序设计》空间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65-66,71.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信息化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