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与安全性

2018-12-20 00:36冉仕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胺碘酮

冉仕英

(新疆鄯善县人民医院,新疆 吐鲁番 838200)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患者的心率>120次/min、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存在窦性心律,或其存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室上性心动等其他的快速心律。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临床上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常用药[1]。本文以7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胺碘酮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新疆鄯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20例;其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54.36±2.81)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6例、女22例;其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3.72±3.0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就诊期间,用心律平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心律平的用法为:将70 mg的心律平溶于20 ml的生理盐水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推注,持续推注10~15 min,然后将70 mg的心律平溶于25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将滴速控制在20~40 mg/h之间。在为患者复律成功后,改为让其口服心律平片,150 mg/次,3次/d。用胺碘酮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胺碘酮的用法为:将150 mg的胺碘酮溶于30 ml的葡萄糖溶液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推注,持续推注10 min,然后将900 mg的胺碘酮溶于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将滴速控制在0.1~0.6 mg/min,持续滴注30 min后,改为让其口服胺碘酮。根据患者心律的变化情况确定其胺碘酮的服用量,初始的服用剂量为0.2 g/次,3次/d,每日的总服用量应≤1 g。在为患者复律成功后,可将其胺碘酮的服用量调整为0.2 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包括头疼、头晕、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等)的发生情况,对比其QTc间期、QT离散度(QTd)、心功能的评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测定其QTc间期和QTd。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提出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心功能评定。患者NYHA的分级越低,表示其心功能越好。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分级降低的幅度≥2级,或其心功能恢复至Ⅰ级,且其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经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分级降低的幅度<2级,其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分级及临床症状均未发生改变[2]。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录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6例、15例、7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58%。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9例、18例、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7%。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χ²=12.813,P<0.05。

2.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QTc、QTd、NYHA的分级及LVEF相比,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QTc均长于接受治疗前,其LVEF均高于接受治疗前,其QTd均短于接受治疗前,其NYHA的分级均低于接受治疗前,而且观察组患者的QTc长于对照组患者,其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其QTd短于对照组患者,其NYHA的分级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的对比()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的对比()

对照组 38 接受治疗前 420.50±23.71 66.62±8.08 3.72±0.82 38.60±1.32接受治疗后 470.69±34.62 51.92±6.43 3.39±1.12 42.82±1.28观察组 38 接受治疗前 420.52±21.69 66.71±9.72 3.36±1.10 38.56±1.51接受治疗后 496.78±33.95 39.93±6.51 1.93±0.61 51.03±1.17

2.3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有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7.89%。在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头疼、头晕,有4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有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6.32%。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

3 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胺碘酮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3]。该药属于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可阻滞心肌细胞膜表面M型钙离子的通道、心肌细胞中Na+、K+的通道,还可阻滞心肌α受体和β受体,延长心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从而消除折返激动。该药可抑制心房、心肌传导纤维中的钠离子快速内流,明显改善窦房结与房室结的自律性与传导速度,促进其恢复正常的节律。另外,该药无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4]。

综上所述,用胺碘酮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保障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快速性心律胺碘酮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一种提升三浮陀螺标定快速性的磁悬浮结构优化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22000k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49例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