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

2018-12-20 00:36夏秀峰秦艳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讨论组餐后糖化

夏秀峰,秦艳春

(池州市人民医院,安徽 池州 247000)

2型糖尿病又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1],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肥胖者、长期进食高热量食物者、缺乏体育运动者和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是此病的高发群体。在此病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血糖的水平。为了探讨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笔者对150例此病患者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为池州市人民医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按照这150例患者住院床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讨论组。在对比组患者中,有男40例(占53.33%),女35例(占46.67%);其年龄为46~69岁,平均年龄为(57.67±3.23)岁;其中,合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者分别有26例(占34.67%)和38例(占50.67%)。在讨论组患者中,有男42例(占56.00%),女33例(占44.00%);其年龄为47~67岁,平均年龄为(57.79±3.41)岁;其中,合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者分别有24例(占32.00%)和36例(占48.00%)。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等)和口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在此期间,对讨论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方法是:1)认知干预。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危害及常见的并发症等),告知其此病虽然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只要其坚持治疗、控制饮食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就可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从而可大大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及时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如可以放心吃“无糖食品”、只吃素不吃荤就可以控制血糖等)。2)用药指导。对于采用口服类降糖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应详细向其介绍降糖药的用法用量,告知其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对于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应教会其使用胰岛素笔进行皮下注射的方法,并告知其经常轮换注射部位,以防其发生皮下硬结。另外,告知患者普通的胰岛素应在餐前30 min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应在早餐前1 h注射。3)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采用自制的心理状态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心态。对于心态差的患者,应主动与其进行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鼓励安抚法、激励法、注意力转移法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改善其不良的心态,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4)饮食护理。告知患者进行饮食控制是改善其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指导患者根据其体重、血糖水平、每天的活动量等计算其每天应摄入的热量,嘱其严格按照此标准摄入热量。告知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需及时进食,以防发生低血糖。5)运动指导。向患者讲解在餐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可有助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可帮助其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指导其进行合理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嘱患者在进行运动时身边要备有糖块或饼干等小食品,一旦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的症状时要立即食用。6)生活护理。嘱患者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衣,勤剪指(趾)甲。告知患者在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另外,指导患者每天按摩下肢及进行足浴,穿透气性好、柔软的鞋袜,以防发生糖尿病足。对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对饮食控制的依从情况。完全依从:患者能够完全按照每天热量的摄入标准进食。部分依从:患者基本上能够按照每天热量的摄入标准进食。不依从:患者不能按照每天热量的摄入标准进食。总有效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2]。采用自制的问卷(满分为100分)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的比较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接受护理后讨论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比较()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比较()

组别 例数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讨论组 75 7.33±1.51 6.17±1.15 8.75±1.42 6.36±1.13 10.90±2.35 8.41±1.65对比组 75 7.35±1.32 6.95±1.44 8.67±1.56 7.22±1.22 10.89±2.27 9.75±1.24 t值 0.0863 3.6655 0.3284 4.4786 0.0235 5.622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对饮食控制依从性的比较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接受护理后讨论组患者对饮食控制的总依从率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对饮食控制依从性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讨论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平均评分为(92.37±3.80)分,对比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平均评分为(83.51±2.74)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3]。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其血糖的水平、预防其发生并发症。临床研究表明,合理地控制饮食并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在此病患者住院期间,应对其进行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从而进一步改善其血糖的水平。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血糖的水平,提高其对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讨论组餐后糖化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文献讨论组与康复治疗师继续教育浅谈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