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协同建设路径

2018-12-20 10:12韦黎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品牌企业文化

韦黎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7-014-02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最佳手段——企业文化和作为企业形象的集中体现——企业品牌,越来越被各大企业重视和加强。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企業文化与企业品牌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探索有效实现两者的协同建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品牌 协同联建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管理的进步,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步从价格、质量和服务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品牌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品牌,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而文化与品牌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既需顶层设计,又需细化措施,关键在于:树立系统推进理念,科学有序的纵深实施,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一流企业品牌的保障。

一、注重把握规律,发挥原则的指导作用

要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培育源于企业厚重历史,符合外部客户需求的核心价值体系:

1、坚持固本培元。

深入挖掘自身文化,注重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总结本企业优良的历史传承和经营风格,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内涵。

2、坚持面向客户。

以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大胆吸取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中的先进内容,广泛借鉴先进企业优秀文化的建设成果,优秀品牌的培育经验,融合创新,为我所用,逐步构建内外统一的文化和品牌内涵,找准自我与客户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的最大公约数。

3、坚持内化于心。

企业文化和品牌蕴含的价值观,是企业对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承诺的直接体现,必须抓好转换运用,通过员工的日常行为,企业的日常管理,予以实现。为此,要切实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营销等各项管理中,通过梳理完善相关制度,并逐步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以理念引导员工的思维,以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做到与客户同呼吸,与企业共命运,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和品牌塑造的强大推动作用。

二、注重系统规划,发挥战略的引擎作用

基于系统规划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是协同推进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重要引擎。

1、注重目标的一致性。

企业发展战略和品牌文化战略,虽然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是两者都指向同一方向,那就是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为此,必须有一致的目标,这是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融入中心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品牌展示企业形象的具体体现。就中铁四局而言,就是要立足“建设‘客户推崇,伙伴信赖,员工幸福,社会尊重的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这一根本目标,制定企业“十三五”战略规划,并将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纳入其中。要制定企业“十三五”品牌文化分战略,为企业战略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注重措施的系统性。

目标确定后,措施是保障,落实是关键。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系统的措施,这是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落地生根的重要保证。就中铁四局而言,就是要将支撑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观理念体系,融入市场营销、施工生产及企业管理全过程,转换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固化为系统性的科学制度,外化为标准化的员工行为,推动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纵深实施。

3、注重机制的完善性。

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涵盖管理的各个方面,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完善保障机制。就中铁四局而言,就是要结合“十三五。战略规划确立的方向和目标,尽快制定企业文化与品牌协同建设五年规划,着力构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业务分管领导具体统筹、企业职能部门牵头负责、相关业务部门分工主责、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责任体系;着力构建定期组织内部评估、实时邀请外部会诊、及时兑现考核奖惩的考评机制;着力构建纳入预算、专款专用的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构建用人机制完善、教育培训全面、晋升通道畅通、后备人才充裕的队伍管理机制,协力推动“文化兴企、名牌兴企”工作。

三、注重系统整合,发挥传播的辐射作用

基于系统整合基础上的有效传播,是协同推进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

1、以视觉形象为载体,全面落实股份公司标识管理九条规定,修订完善《企业文化手册》,严格执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塑造整体划一,规范有序的企业视觉形象,并通过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会、誓师大会等集中性的活动向外推介展示文化和品牌魅力。

2、以员工形象为载体,深入宣贯《员工行为准则》,广泛开展道德讲堂、国学教育等活动,塑造崇德尚礼的员工形象。大力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完善学习机制,构建基本架构,形成以干部轮训、委外进修、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创新创效等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发挥企业文化和品牌展示的第一窗口作用。

3、以传播媒介为载体,充分整合全局资源,以现有企业宣传平台为基础,完善和搭建企业10大发布平台。即:以企业办公系统为主的内部政策发布平台,以官方网站、法定媒体为主的法定信息发布平台,以网站、报刊媒体为主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以微信、报刊为主的员工教育信息发布平台,以中央主流媒体为主的正面信息发布平台,以展会、交流会为主的品牌信息发布平台,以电子商务系统为主的商业信息发布平台,以官方网站、新闻发布会为主的重大信息发布平台,以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为主的舆情引导信息发布平台,以“钉钉”、OA广播、微信群、QQ群为主的即时信息发布平台,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补充,自办媒体与社会媒体相互协调,行业市场与资本市场有序传播的综合优势。

4、以先进典型为载体,优化企业典型选树培养和表彰机制,着力塑造企业“五大典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宣传管理最精、效益最高、发展最好的所属企业,着力打造企业典范;总结宣传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工程,着力打造工程典范;总结宣传爱岗敬业、创新创效的先进典型,着力打造人物典范;总结宣传好人先进事迹,着力打造道德典范:总结宣传“项目文化示范点”、“示范讲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着力打造文化典范。

四、注重系统诊断,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

基于系统考核基础上自我诊断,是协同推进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杠杆。成功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总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自我诊断和调整提升之中。为此,要着力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在内容上,既要注重考核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又要注重考核客户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全面了解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观在内外部的认同现状;在原则上,既要注重考核的系统全面,又要突出考核的关键指标,全面了解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体系中主次影响因素的作用现状;在方式上,既要注重考核的定性分析,又要注重考核的定量分析,全面了解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得失及原因。在此基础上,要完善奖惩激励等配套机制,采取绩效管理的办法,实现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考评结果与干部员工的收入、评先、晋升有效挂钩,充分激发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考核评估只是作为自我诊断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通过系统、科学的定期检查,及时调整文化和品牌战略,纠偏文化和品牌发展误区,补足文化和品牌发展缺陷才是根本。

五、注重統筹协调,发挥机制的保障作用

切实把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推进企业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转变,企业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文化引领转变。坚持把文化和品牌建设纳入项目建设目标、纳入项目管理过程,与项目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形成自上而下、上下协同的领导机制;坚持内聚人心、铸魂育人,深入宣贯企业理念,全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规范员工执业行为,构筑企业共同精神家园和文明行为范式;坚持规范品牌标识管理,加大企业公关传播,开展形象展示活动,提升企业品牌影响,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示范引导,着力抓好先行先试,鼓励创业创新,探索成功经验,形成以点带面、全面覆盖的工作机制:坚持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完善建设要求、建设标准,强化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整体性;坚持强化推进机制、人才使用机制、资金保障机制、作用发挥机制,引入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执业资格制度,建设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干部队伍。坚持优化企业文化和品牌工作流程,量化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标准,定期开展达标评估,形成建设有力、管控到位的保障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使之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成为企业品牌的核心内涵,才有可能完成建筑业向精益建造的成功转型升级,才能实现从一个建造大国走向全球建造强国的梦想。在建筑企业积极“走出国门”,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之际,必须打造与跨国公司文化相抗衡的领跑型企业文化和品牌,才能有力抵抗风险、化解风险、共担风险。

猜你喜欢
品牌企业文化
恩典皮具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