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2018-12-24 10:04赖燕平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可行性生活化初中语文

赖燕平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来一直出现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是教学,生活是生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能够让语文教学发生质的变化: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新知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用学生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应用新知。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活化 教学 可行性 策略

一、初生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

学习如果孤立于生活之外或者与生活脱节,学习将变得了无生趣。但是如果把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自会认为他们的学习对生活是有用的。而且在恰当的时候如果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他们会得到家长的夸赞,初中生生都喜欢表扬,为了得到更多的夸赞,他们会很认真学习。

1.初中语文来源于生活

初中语文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如我们所学习的《乐府诗集》中的《十五从军征》。很多学生都把古诗词和他们的生活分开来进行学习。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古诗词是古时候的人写的,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相隔得太远,所以很难把这些诗词和生活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来引导。一般情況男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当军人,因为军人风采让他们魂牵梦绕,而且军人是正义的化身。当然很多女孩子也被女军人的英姿傻爽所折服,也想当军人。而现代对军人的要求非常高,首先是文化素养必须高,老师可以借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其次军人还必须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老师又可以鼓励学生平时多注意锻炼。有了这些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的铺垫,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一起学习《十五从军征》,看看文中的这个老兵当了一辈子军人的景况。通过学习后很多学生都扼腕叹息。学生会批判当时的兵役制度,而且会对文中老兵鸣不平,而且还有一些对老兵的同情。学习完成之后,老师再让学生谈感受,很多学生都得出了这样的感受:还是我们社会主义好!学生能够有这样的感悟说明老师的教学非常成功。

2、初中语文服务于生活

如果把学习和生活完全割裂开来是大错特错的做法,而且学习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多引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依托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综合学习等方面都可以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作文写作的学习看似与学生的生活没有关系,其实作文和生活的关系很大。首先是作文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为了写好作文,学生要做一个生活有心人,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其次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了,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有非常大的作用:如进入职场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强一般都会被认为是人才,都会被重用。当学生写作文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写作水平高;参加工作后要写个人简历或者总结之类都需要写作水平高。所以说学生作文水平高会很好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

除了写作文能够为生活服务外,语文学习的其他方面对生活的作用也非常大:如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就会产生很大影响。学生进行的口语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口才,而口才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敲门砖,是他们奋进的法宝。能说会道是一种能力,是学生日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用恰当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才会让学生遨游于这个社会大海之中。

3、初中语文教学中引用生活实例能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把学习和生活隔离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觉得乏味。再加上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任务又重,所以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挺大的负担。但是如果初中语文老师把学习和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运用到教学中,其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口头交际训练,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情景进行训练。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一篇文章之前,老师可以抽部分学生进行情景训练。老师让学生蒙上眼睛,然后从教室后面慢慢往讲台方向走。或者向一个同学走去。学生完成这些动作后,老师请学生谈感受。因为是学生自己在既定的情景下所做的动作,所以他们来谈感受非常贴切,而且能够有话可说。有的学生说一开始因为熟悉路线所以走起来比较快,而且也踏实,但是在慢慢前进的过程中,因为怕撞到课桌椅,而且不知道还有多远能够到达讲台处,所以慢慢地放慢了速度,到最后不管到没到讲台处,学生因为害怕就会停止不前。有的学生会说他们在走向某个同学时比较害怕,他们怕同学会制造障碍物而导致自己摔倒。只要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了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就得到了训练。而且有了这个情景学生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再塑生命的人》就能很快进入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去了解一个盲人是如何打开智慧之门为我们送来精神粮食的。

二、利用学生生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是一个特别有实效的教学策略。初中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且他们两者之间还互相影响着。初中语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而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在教学中把生活实例引用到初中语文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才能体现学习语文的有用性。当然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没有拜托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学习好语文是必须的。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被引用到语文教学中是为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过来学习好语文又会影响他们的生活。

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老师都感觉压力挺大。这个新的知识点如果学生感兴趣他们就能学好,但是如果不感兴趣那就挺难让学生学好。到底该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摆在每个初中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习好必须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感兴趣。把学生生活中的事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一定会让学生喜欢这堂课的,学生喜欢了就能学习好。

参考文献:

[1]苏丽娟,作一名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2]彭秀娟,浅谈初中语文教育“四突出”[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晋振国,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育[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猜你喜欢
可行性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