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8-12-26 10:16陈诗敏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1期
关键词:错别字写字识字

陈诗敏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然而,笔者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将不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因此,笔者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写错别字现象展开了调查研究,试图对他们在作业本和试卷中的错别字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求减少写错别字的教学策略。

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汉字音形义的复杂性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是表意文字。同一个汉字,古今读音有可能不同,不同方言中的读音更可能不同,但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汉字字义的理解是一致的。由于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很多,比如“碧、壁”,学生很容易混淆。同时,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学中认知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或正向具体阶段过渡,他们受直觉思维的影响,其推理能力还是低水平,所以,往往难以理解字体的变形。如在学习“足”字后,再学习以“足”为部首的字“跑”时,学生容易受直觉思维的影响,对“足”的部首不能进行变形,还以“足”为部首,而没有将“足”字的最后一捺改成一提,就造成了书写错别字的现象。这都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容易出现错别字的重要原因。

学生的不良识字写字行为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感知觉发展的特殊过渡阶段,模仿能力较强,但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也只是简单模仿。比如,有些小学生看着老师的板书速度快,却不知道老师的书写速度是经过长年累月锻炼出来的,于是,他们在书写时也模仿老师的书写行为,一味追求快,不注重质量,这也是容易出现错别字的一个因素。同时,由于小学生尚处于识字写字的起始阶段,尤其小学三年级学生,还面临着从铅笔书写到圆珠笔书写的过渡,没有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往往在写字时态度不够认真、思想不够集中,是容易出现错别字的另一个因素。比如,有的学生在作业中抄写某个生字,前两遍写得还对,但到最后一遍书写出来的却错了,或添笔画,或少部件,或是别字。有的学生在作业中写了错别字,老师指出订正后让其再抄写一次,但抄写出来的字还是错别字;有的学生在试卷中的选字填空,也能把正确的字写成错误的字。究其原因,或平时在写字时开小差,或教师讲解时跟同伴交头接耳没有注意听,或边吃东西边写字,或边看电视边写字,或粗心大意。

教师基本功不扎实 在一线教学中,笔者与同行们交流时发现,有些教师语文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甚至对汉字笔顺不够了解,对汉字偏旁部首的知识掌握比较欠缺,而且在教学策略上也是墨守成规,大多是简单重复地认读写字。有些教师带着应付教学任务的想法,对独体字往往采用机械的重复训练,教学策略呆板陈旧;对于其他字,也只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等传统方法识字,缺乏汉字音、形、义的结合。因此,由于教师缺乏对生字的有效讲解,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能有效学习,导致错别字越来越多。另外,有些教师不当地采用正误对比的样例教学方式。不管错字还是别字,都采用正误对比样例教学指导,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比如“今”字,教师在指导时不仅要指出正确的写法,还要提醒学生不要写成“令”;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甚至只记住“令”而不是“今”。因此,对于错字,要尽量只采用正确样例教学。

减少写错别字的教学策略

把握汉语言文字的识字规律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根据不同的字,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正确率。如学习课本中的象形字(“日”“月”)和会意字(“休”“明”)时,可以通过看图的形式来学习,这样更加直观想象。而在教学形声字时,可以采取对比识字的方法进行,因为形声字是指由表示字义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的汉字,其字义不同,这样容易让学生辨认。如“镜”与“境”,前者的偏旁是金字旁,它与金属有关;而后者的偏旁是土字旁,它与土地有关。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组词:镜(镜子)、境(环境)。总之,识字教学要抓住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方法的恰當性,讲得准确、浅显、简明,那么错别字现象就会逐渐减少。

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行为习惯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低年级小学生的小手肌肉还不够发达,写字时对笔画的长短和轻重的把握往往不够准确。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重视抓书写的正确率和工整性,而不只是一味地加大作业量;要尽量减轻学生写字负担,一个生字的书写最多不超过5次,这样学生才会把写字看作一种硬笔书法的淋漓挥洒,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另一方面,对于没学过的字或不会写的字,要教育学生养成用拼音代替或查字典的习惯。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写错生字时,教师不要直接纠正,而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字典,日积月累,学生自然会养成查字典的习惯,获得自学生字的能力和方法。

改变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错别字的现象,让每一位学生乐于识字写字,将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可否认,省时高效地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能够减少错别字的产生,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学习汉字并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林崇德.教育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台山市都斛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错别字写字识字
学写字
旅途中的那些错别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写字
识字谜语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写字大课堂
错别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