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风格研究

2018-12-26 15:52李广伟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习风格文化背景学习策略

摘 要:近年来,教育学领域关于学习成绩的研究重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智力因素或学习环境因素。在研究与学习有关的行为方式时,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焦虑等主观可控因素,其中之一便是学习风格。众多研究已经表明,学习者应对学习环境或学习任务的方式会影响学习结果,而这种方式主要就是学习风格。

关键词:英语;学习风格;分类;文化背景;学习策略

Dunn(1975)把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努力掌握并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采用的方法。Keefe(1979)认为,学习风格是个人特有的认知、情感和心理行为,学习风格能反映个人如何感知学习环境,个人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影响。Reid(1987)指出,学习风格往往不易被感知,不自觉地被学习者运用,它是学习者吸收和理解新信息的基础。Scarcella(1990)认为,学习风格是认知和交际模式,它影响学生的观察记忆和思维方式。

一、学习风格分类

1. 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

视觉型学习者往往通过视觉渠道学习,因此他们喜欢阅读,阅读过程中他们全神贯注,不和别人交流。他们需要视觉刺激(如信息图板、视频、电影等)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希望得到书面要求。Rossi—Le(1990)发现,视觉型学习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往往使用视觉策略(如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但是他们很少使用情感策略来控制情绪或增强动机。

听觉型学习者往往通过听和说来学习。他们喜欢参与讨论、对话和小组活动。他们希望得到口头要求,而不是书面要求。Rossi—Le(1989)发现,听觉型学习者明显偏好记忆策略、自我管理策略(如计划和评估)。

触觉型(或动觉型)学习者往往通过触摸或摆弄物品来学习。在語言学习时,他们喜欢通过拼图或制作三维模型等方法来学习并使用语言,他们喜欢参与涉及身体活动的语言练习,如角色扮演。在Rossi—Le(1989)的研究中,触觉型学习者明显偏好在真实语境中使用学习策略,不喜欢记忆策略(可能是因为记忆策略涉及多种视觉或听觉联想),他们也不喜欢独自学习,而是偏爱与别人合作学习。

2. 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

场独立型学习者能够轻松地把关键细节从语境中分离出来。研究表明,场独立者对社会语境的依赖度较低,逻辑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有条理,分析能力也更强。研究者推断,大多数场独立型学习者也是触觉型学习者,因为针对场独立的测验都要求受试者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

场依赖型学习者不擅长把细节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更擅长把握事物的总体印象。研究表明,场依赖者对社会语境的依赖度较高,更为外向,考虑得更周到,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随意性较强。研究者推测,大多数场依赖型学习者也是听觉型学习者,因为场依赖者喜欢社会交际,而这也是听觉型学习者的特点。

场独立和场依赖的区别还体现在认知重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上。独立型学习者善于抽取或重构视觉信息,二语习得研究者称之为分析能力。相比之下,场依赖型学习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二语研究者就场独立、场依赖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做出一系列假设,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场独立(即信息重构或分析能力)和二语习得具体方面(如语法或阅读)的关系。由于场独立型学习者不寻求别人的同意,所以他们在语言学习中会显得更自信,更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自然就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

由于场依赖型学习者喜欢社会交际,他们更适合通过与本族语者沟通交流来学习二语。其他研究者推测,由于场独立型学习者有较强的认知重构能力,他们会更关注二语习得中的语法正确性,他们学习语言规则的能力较强,标准化测试成绩较好;完形填空测验成绩尤为突出。

3. 内向型和外向型

内向型学习者往往喜欢反思,他们认为知识就是世界上信息的互动,因此经常寻找信息间的联系,并整合信息。内向型学习者喜欢保持安静,善于思考,避免干扰,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交流中处于被动地位。

外向型学习者往往积极地口头表达想法,喜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享受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喜欢参与小组活动,擅长口头交流,常常主动采取行动,不受别人的影响。

4. 分析型和整体型

分析型学习者习惯于客观看待世界,善于理解抽象概念或基于事实的材料。他们喜欢参加有规律的课堂活动。他们偏爱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重点突出且系统性强。在课堂上,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很少受周围同学的影响,抗干扰能力较强。

整体型学习者喜欢与人合作,善于交际。他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一起学习,并享受互相帮助的过程。他们比较在意别人的观点和感受,特别希望教师给予认可、指导和示范。

二、学习风格和文化背景

许多研究者探讨了文化差异对学习风格的影响。虽然研究结果有时不一致,但是许多从事二语研究的专家都认为文化背景对学习风格有较大影响。

阿拉伯学生普遍偏爱听觉型学习模式,因为阿拉伯社会注重口头交际,在很多行业中,相关知识都是口口相传,而不是书面传授的。墨西哥裔和西班牙裔美国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参与合作型小组活动,说西班牙语的学生喜欢整体型学习模式。韩国学生明显偏爱视觉型学习模式,这可能和他们的母语有关,因为包括韩语在内的许多亚洲语言都属于图像语言系统,所以视觉型学习者占多数。

中国学生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一种学习风格的偏爱,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制度强调稳定、秩序、控制,而不是自我表现,因此他们不善于或不愿意表达个人倾向。虽然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和谐和集体团结,但是中国学生并不喜欢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偏向应试教育,学生的学业成功取决于个人努力,而不是和别人的合作。

De Vita(2001)学习风格量表调查了一所英国大学国际商业管理专业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风格。该研究中学习风格有四个维度:积极型∕审慎型,理智型∕直觉型,视觉型∕口头型,分析型∕整体型。在对不同学习风格的接受程度方面,国际留学生比英国学生的灵活性更强。Ramburuth和McCormick(2001)运用Biggs的学习过程问卷对比了一所澳大利亚大学里亚洲留学生和澳大利亚学生的学习行为差异。该研究发现,总体上说,两组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澳大利亚学生往往只想达到最低要求,而亚洲留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努力取得更好的学术成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研究发现,对学习风格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和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有关的文化价值观念。Levinsohn(2007)运用Vermunt的学习风格量表研究了中国留学生和新西兰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两组受试者都在一所新西兰大学里攻读电子贸易课程。该研究发现,两组不同国籍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源于学习动机的不同,而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家庭、文化和其他外在因素。Auyeung和Sands(1996)以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会计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三组学生的学习风格被反映在关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文化模型中。该研究对此的解释是,在西方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适应性较强,他们根据全球学术环境而改变了学习风格。

三、学习风格和性别

许多研究表明,场独立、场依赖和性别有关。无论是成年人或是青少年,甚至是儿童,男性往往是场独立型,而女性往往是场依赖型。场独立型学习者(其中多为男性)的语言成绩往往更好,但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语言测试都是书面形式,且测试内容侧重于语法分析。分析型和场独立型学习者通常选择逻辑性较强的学习策略,比如推理论证。场依赖型学习者(其中多为女性)更侧重人际交往和整体思维,因此更擅长概括文章大意,或从多个语境线索中猜测词义。

女性更倾向于交际型学习风格,关注他人,善于在真实语境中学习,注重情感作用;而男性更倾向于抽象和反思型学习风格,善于思考和觀察,注重分析。总体上讲男生和女生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男生倾向于客观的思考或抽象分析,女生倾向于主观感觉或个人体验。该研究推断,男生和女生的语言学习风格也不同。男生往往通过思考来学习,注重规则、事实、逻辑,避免人际互动。而女生往往通过感受来学习,注重社会交际,与人合作,善于感同身受。

四、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个人吸收、处理、储存新信息和技术时采用的本能的、习惯性的、偏好的方式,而且学习风格不受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具体思维和交际方式。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采取的总体方式,而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特定语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时采取的具体方式。学习风格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学习者的整体学习风格,如场独立∕场依赖,分析型∕整体型,对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有显著影响。以场独立∕场依赖为例,场独立型学习者往往通过计划、评估等手段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而计划和评估正是元认知策略。相比之下,场依赖型学习者善于询问,与人合作,感同身受,而这些正是社交策略。因此,研究者推断,场独立型学习者往往自觉运用元认知策略,并且自己决定何时使用哪些策略,选择性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策略。场依赖型学习者往往不会自觉运用元认知策略,他们需要教师的指导、鼓励和敦促。虽然场独立型学习者不善于社交策略,如讨论、合作,但是,当他们意识到社交策略有助于实现学习目标时,他们就会主动采取社交策略,从而变得善于提问,乐于合作。

五、结语

由于学习风格涉及感知、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诸多方面,所以关于学习风格的定义和理论模型也有多样性,有的侧重学习者感知方式,有的关注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模式。

参考文献:

季佩英,吴晓真,陈进.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李广伟(1979— ),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学习风格文化背景学习策略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学习风格对大学计算机课程MOOC学习的影响
思维导图在不同学习风格类型学生中的应用调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