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及经济性分析

2018-12-29 07:2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由细菌、支原体、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4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下呼吸道感染,其中2/3以上为婴儿,下呼吸道感染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1]。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其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阿奇霉素是具有15元氮杂内酯环的新一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高。既往研究显示,阿奇霉素对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细菌清除率高达85%[2]。本研究就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成本-效果比,采用药物经济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东莞康华医院有限公司儿内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由监护人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3];②心肺功能健全;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②入组前使用过其他抗生素治疗者;③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需抗生素治疗者;④重要器官严重损伤者;⑤治疗期间自行服用其他抗感染药物者。14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11岁,平均(7.4±2.8)岁;病程 1~6 d,平均(2.1±0.5)d;体重 12.6~30.0 kg,平均(23±4)kg;发热60例,非发热病例10例;双肺有干性啰音12例,湿性啰音47例,干、湿性啰音11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1~11岁,平均(7±3)岁;体重11.9~29.3 kg,平均(23±4)kg;病程1~6 d,平均(2.1±0.4)d;发热52例,非发热病例18例;双肺有干性啰音14例,湿性啰音43例,干、湿性啰音13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1022427)20 mg/(kg·d)加 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次/d。实际用药中,18例患儿每天用药1支,43例患儿每天用药2支,9例患儿每天用药3支。观察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648)0.5 g加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5 d,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评估相关研究观察指标。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原卫生部药政局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治疗完成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中有 1项未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病情明显好转,但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未恢复正常;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不良反应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共5 d)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腹部不适、恶心、皮疹。

1.3.3 成本-效果分析[5]成本是药物治疗所消耗的资源价值,由于患儿的检查项目和住院费用基本一致,本研究中仅计算每例患儿治疗5 d的药物费用和给药费用。同时,为使分析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中所有患儿的药物费用和给药费用均以广东东莞康华医院实际给药价格计算,阿奇霉素注射液42.10元/支(0.25 g/支);乳糖酸红霉素注射液1.35 元/支(0.25 g/支);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3.50元/瓶,给药费 3元/次。由此计算出每组患儿的治疗成本为:C观察组=(42.10×2+3.5+3)×5×70=31 745.00 元,C对照组=(1.35×18+1.35×2×43+1.35×3×9+3.5×70+3×70)×5=3159.25元。指药物治疗的效应,本文使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表示。

1.3.4 敏感性分析 药物经济学评价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可能与总体实际发生的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敏感性分析是验证不同假设或估算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中考虑到药物价格持续降低和工资水平上涨的社会趋势,将药物价格下调10%,给药费用上调 10%,考察两种治疗方案成本-效果的敏感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敏感性分析 在本项药物经济学研究基础上对成本-效果的结果进行一维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药价 10%和提高给药费用 10%的情况下,乳糖酸红霉素注射液的CER仍显著低于阿奇霉素,表明该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稳定可靠。见表4。

表3 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表4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因下呼吸道比较短且更加狭窄、呼吸道黏膜柔软、纤薄、黏液分泌较少,儿童呼吸道处于长期干燥状态,纤毛运动能力较差,当儿童下呼吸道接触病原菌时,呼吸道纤毛无法及时有效地清除病原菌,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各种急、慢性炎症等。此外,儿童肺泡数量也比较少,下呼吸道感染时极易累及肺部,导致呼吸阻塞、肺间质炎症反应、肺气肿、肺不张等,严重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由感染引起[6],故其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不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和经济价值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临床常用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等,其中头孢菌素类较青霉素类抗菌谱广、耐受性好、毒性及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但此类抗菌药物的肾毒性相对较大,不宜用于儿童。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胃酸稳定、药代动力学良好、毒性低、耐受性好、能向病灶定向转运,患儿口服后能在呼吸道组织内维持长时间的、较高的药物浓度,使其对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7]。阿奇霉素是在红霉素的化学结构上修饰后得到,故其与红霉素的抗菌机制相同,且抗菌谱更广[8]。本研究分别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滴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更高;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及早恢复健康,且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相当,体现了第二代大环内脂类抗菌谱广的特点。此外,既往研究表明,阿奇霉素还能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机体的免疫应激反应[9]。

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不仅需考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要考虑经济性,力求以最小治疗成本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尤其是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尽管近年我国的卫生资源得到明显缓解,但人均医疗资源仍非常缺乏[10]。如何节约卫生资源、确保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我国所有居民共同努力的方向[11]。本研究对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观察组,提示与阿奇霉素相比,红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对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考虑到治疗效果,临床仍需根据患儿的实际经济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在临床疗效和经济压力之间做好平衡。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可促进患儿及早恢复健康。由于,红霉素治疗较阿奇霉素的成本-效果比更低,患儿家庭经济负担更小,因此对两种药物的选择需充分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经济承受能力。临床上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需要提前进行痰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免产生细菌耐药,影响治疗结果。鉴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故在后续研究中将持续纳入新的研究样本,以便进一步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