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分析

2018-12-29 09:28余晓凤
艺术评鉴 2018年17期
关键词:集体课古筝高校

余晓凤

摘要:古筝是我国乐器中的瑰宝,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正是由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得古筝成为了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此,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了古筝课程,并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随着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大高校中为了促进古筝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提升古筝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开始广泛使用古筝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这是古筝教学中的重要尝试。本文主要对高校在对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的优化和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 古筝 集体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102-03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当中民族乐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经收集了两百多种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筝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古筝独有的韵律,古筝音色柔美、富有神韵,轻拂之如行云流水,重扫之如海啸山崩,其丰富的表现力可以细致的刻画出人们的内心情感,同时也能够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场面,由此可见,古筝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珍宝。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培养更多的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在继承传统教学中优秀经验的同时,结合时代的变化进行创新,集体课教学模式在高校古筝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师资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的优势

(一)节约教师资源

目前,随着古筝的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了古筝课程,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很多的高校却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古筝教师,这也就造成了“僧多粥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教师的教学负担[1]。在高校古筝教学中开设集体课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到古筝,从而加大古筝教学的影响力,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教师资源,降低教育的成本。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传统的高校古筝教学模式中,教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为:齐奏、伴奏以及合奏和观摩交流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师的演奏进行观察,并仔细聆听不同的演奏方式的音乐,对其进行分析,领悟其中的演奏技法,从而有效的锻炼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基本的古筝表演的能力。集体课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平常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和其他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从而不断的进行技能的积累,再和其他同学默契合作的过程中,古筝的表演技法能够更加的自然和熟练。

(三)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古筝集体课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进行及时的互动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能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的学习他人的长处,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古筝演奏的技巧和相关的知识[2]。另外,集体课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古筝技能,还可以使得学生艺术素养和自学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演奏家,而是为了更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集体课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的过程中,还能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变换性分组

在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集体授课,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对于刚开始接触和学习古筝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进行随机分组,然后到学习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教师则可以采取变化分组的方式。首先,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对于古筝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并通过考核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可以采用可变换的分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过一段时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状态,将程度相似和曲目相同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另外,这种变化性分组的方式,也可以更加容易的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对于级别较高小组的学生,可以有效的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而对于级别较低的小组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拥有不断向上的目标,从而加大他们对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效果[4]。此外,高校的古筝课程最好是设置为每周一次,每次两个课时,从而有效的缩短上课的时间,加深学生对于古筝知识和技能的记忆。

(二)采取八字座位

古筝这门课程的演奏性较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和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的演奏动作的细节,来全面的掌握他们的古筝演奏能力。为了能够更好的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清每个学生的动作和指法,及时纠正他们在学习中的错误,教师必须要合理的设置学生的座位。在开展集体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八字形的座位形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节省教师一对一单独指导的时间,并且学生也可以更好的观察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的动作和手法,及时提出存在疑惑的地方,从而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古筝的指法教学中,目前古筝的指法就有100多种,通常情况下,正确的手形是手臂、手掌和手指都是处于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肩膀下沉,双臂自然下垂,手腕略低于手背,手掌呈半握拳状,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关节都需要向外突出,每个手指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学生在练习古筝的指法时,经常会出现手法不正确的现象,如果采用八字座位的方式,教师在古筝指法教学时,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学生的指法,并及时纠正他们在练习中存在的错误,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练习的效率。

(三)科学授课

古筝集体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重要的环节分别为:回课、教授新课和布置作业。下面就对这三个环节进行具体的分析。

1.回课

回课就是指在上课之间教师需要检查上节课所留下来的作业,但是在集体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像传统教学中对每个学生的作业都进行检查,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座位的顺序,一人演奏一段所学的曲目,并且中间的弹奏不能够间断,通过这种片段检查的方式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有一组学生进行演奏,另一组学生仔细聆听,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进行齐奏,教师通过仔细的聆听,找出其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快速的掌握每个学生对于弹奏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对曲目的熟练程度。另外,教师还可以找出其中较为典型的学生进行弹奏,可以是弹奏的比较好的,也可以是弹奏的比较差的,并对他们的弹奏进行分析,将其中的典型問题提出来,并及时纠正或表扬,从而有效的提升整体学生的弹奏技巧。例如:在教完《高山流水》这一名曲后,教师就可以让班上的学生分为两组,然后让一个小组按照座位顺序,每人弹奏一部分,另外一个小组的学习仔细聆听,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再两个小组对换,一个小组演奏,另外一个小组聆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教授新课

教授新课是指教师对所要练习的古筝曲目进行教学时,需要对曲目的创作背景、曲风、曲子的结构等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曲目。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同时为学生进行曲目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做好随堂笔记,便于课后的复习。例如:在对陕西筝曲中主要是以苦音为主的音阶调式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述陕西人民当时疾苦的生活环境,并进行相应的曲目示范,让学生了解到在古筝演奏中微降7和微升4的苦音就可以表现出悲苦的情绪。

3.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在古筝集体课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来布置不同的作业内容,对于一些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除了为他们布置课堂所讲述的内容作业之外,还可以附加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曲目的练习作业,这样可以满足他们对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而对于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他们练习曲目基本弹奏技巧,先让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促进他们的进步。

(四)将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在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集体课的优势,应当要将集体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随着我国高校人数的日益增涨,很多的高效都普遍存在教学资源短缺的现象,再加上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决定了高校的古筝教学要以集体课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面向更多的学生,提升古筝教学的效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教学资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够忽视个别辅导的作用[5]。在集体课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面对人数众多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无法看清教师的动作,或者是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无法进行很好的理解,而教师也无法及时的发现每个学生在古筝弹奏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导致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一些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会存在缺陷,从而影响到古筝学习的进度。所以,在古筝集体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个别辅导和小组练习的教学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进行动作和手法的示范,还需要注意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够确保集体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另外,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从而提升集体教学的整体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古筝课程的独特性,是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校的古筝教学中,应当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继承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古筝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古筝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却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集体课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统一教学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个别辅导穿插到整体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将集体教学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凌.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1,(03):90-92.

[2]陈雯雯.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207.

[3]宋倩雯,刘萌.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明日风尚,2017,(18):90.

[4]杨秀丽.高校古筝集體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明日风尚,2018,(05):123.

[5]田冰洁.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魅力中国,2016,(23):34.

猜你喜欢
集体课古筝高校
浅谈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模式的优化
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与改革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次弹古筝
浅谈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
浅谈少儿古筝集体课教学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