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运用

2018-12-31 23:35王煜昊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史料误区辅助

王煜昊

(句容市石狮中学 江苏镇江 212400)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历史的特质是叙事性强,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加之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叙述,导致许多学生难以提升兴趣,死板的事件缺乏内容性,过于空洞,因此,我们借助史料的运用,构建历史情境,触动大家的多重感官,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史料当中的一些干扰因素,剔除史料在教学运用中的一些误区,才能实现史料应用的理想教学效果。

一、应用史料辅助教学的误区

误区一,忽略历史教材。在新一轮的教育理念改革下,我们对教材的观念有了新的理解。在原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字、图片、音频史料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信息资料,都能够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由于许多老师过于重视课外教材的融入,过多依赖于史料,导致对基础教材信息挖掘不到位的问题。

误区二,轻视历史基础知识。由于受到新课改理念的影响,许多老师更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尤其是历史学科能力素养。史料的价值被放大化,虽说其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大家注意力,锻炼大家的自主思维能力,但也正因如此,过于依赖史料,产生了“轻知识”的误区。

误区三,对于史料的质量把握不足。我们承认史料的辅助教学作用与价值,但也应该意识到并非越多应用越好。无论哪种辅助教学方法过多的应用,都会让大家产生厌烦情绪,失去了其本身的优势与价值。同时我们对于史料的应用也应该精挑细选,论证对比,只有在确保史料的质量与真实度的前提下,才能够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

二、史料的课堂应用探讨

应用一,在新课改引导下,我们对于历史教材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还应该融合与当时历史相关的知识材料,用更加丰富的素材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历史。细观当前教材,具备多元化的特征,涵盖广度但缺乏深度,这也是教材构成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对比新旧版历史教科书,文本内容前后联系不够紧密,且简单空泛,注重课后习题的知识强化,并且有许多重复知识点,缺乏内容与空间上的联系,探索性不强。而新版教材更为精炼,融入了更多的历史图片、人物图像以及实物图片等。其中的史料都具备典型性与考究性,是教材编著者们的心血结晶。

举例:我们在解读“三国鼎立”相关知识内容时,需要让大家对东汉年间的社会情况有一个直观全面性的了解,在本文“阅读广场”部分,融入了“蒿里行”进行铺垫,“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通过这样的史料文本来加强大家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度。这种史料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有利于大家对当时历史的解读,当然我们也应该让大家能够区分史料与历史知识现象,只做辅助了解之用。我们还要考量到考试的部分,是不涉及史料这一客观问题,并且确保史料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能够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到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部分。

应用二,巧用多媒体展示史料。新教材的图文并茂,让课本内容有血有肉,大大提升了大家对历史内容的关注度,具有丰富的事件故事性,也更加受学生们的追捧,但由于容量限制,课本内容只能挑选一部分精华入册,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久而久之必然感觉乏味无趣。受到信息网络化的影响,许多学生每当看到课本,总会说看过了大体都懂,没必要再学。所以说,我们的历史课程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增加历史知识的宽度与深度,借助史料来激发大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我们融入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来检索更丰富的史学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考究验证后,穿插在历史教学中。

举例:我们在教学“三大战役”时,就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有关的视频、图片、纪录片等等,通过多媒体进行课堂展示,让死板的课堂活起来,让历史事件更具备可见性。让大家对三大战役有更全面的了解,更加认同民族团结和平的来之不易。

应用三,坚持史料真实与适度原则。由于信息的发达,许多学生能够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到有关历史的事件与知识,例如:网络文学、小说、电影等等,他们的思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一些不全面的思维主导下,会对正确的知识产生怀疑。所以说,我们在借助史料辅助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所选择史料的论证性、真实性有全面解读。尤其是时代的不同,一些相同的文字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用意,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前后联系,从当时历史策略出发,逐字逐句地理解文献资料,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也可以与语文老师合作探究,确保史料的真实性。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自行解读史料文献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我们主张大家的自主能力锻炼,但也应该在大家自行解读后,给予正确标准的史料文献翻译,尤其是对重点词汇的解释,确保大家能够完全理解。

对于史料的引入量来说,一定要奉行“在精不在多”的适度把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所限,过量的史料会让大家被太多的线索绊住,大脑进入“糨糊”状态,将整个历史事件过于复杂化,导致主题难以明确,大家理不出头绪,难以把握知识重点,不仅没有达到辅助作用,反而“画蛇添足”影响了教学质量。

应用四,谨慎选择史料。我们不能排除许多史料掺杂当时社会背景的因素,个人情感因素,客观性与真实性都需要论证分析对比。对于过去的统治者来说,占据着高位,为了美化自我的功绩,撰写遗留下来的史料奉行“成王败寇,赢家至上”的伪装。也不乏许多文人墨客为了迎合统治者,而进行拍马屁式的歌颂与赞美,对失败政权的不实记载,例如:陈胜吴广被丑化为土匪草莽。

就拿影响力比较大的“三国演义”小说、影视剧来说,将曹操这一人物设定为不仁不义、多疑狭隘的奸诈之徒,可若是仔细分析,历史当中的曹操并非如此,他不仅文才出众,治理有方,还救国于危难,试想他若是没有一丝可取之处,如何能够获得众多名将的跟随,很多时候一本书籍不足以评判一段历史。所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承着对历史负责,对学生负责的严谨态度,谨慎挑选史料。应该多家综合,不可盲目追捧正史,也不可忽视野史,应该站在理性角度进行客观解读与考究。

总结

史料在历史学科当中的应用利大于弊,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弊端的存在。巧妙合理的应用史料,才能将其优势完整的发挥出来,达到辅助教学的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史料误区辅助
倒开水辅助装置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史料二则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