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18-12-31 23:35乔亚男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物课生物效率

乔亚男

(睢宁县李集中学 江苏徐州 221200)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科目增多和内容增多,学习任务加重。且伴随着升学的压力,家长和教师的应试观念较强,对于生物这种不列入中考项目的科目根本不想让学生花费时间学习。再加上初中时期的学生普遍进入青春期,精力旺盛,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生物课上根本学不到多少东西。教师们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有所得,让学生爱上生物课。

一、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手、动脑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如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几种蔬菜(叶子颜色不同,如菠菜、卷心菜、大头菜等),动手剥一剥,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叶子颜色的不同分成两组,分析叶子颜色为什么不同、叶子的位置是否相同等?有些蔬菜如蒜苗,为什么有绿色的蒜苗和黄色的蒜苗之分?它们的生活环境是否相同?学生乍一见生活中的蔬菜走入课堂,会感到新鲜和兴趣,再经过老师的提问和自己的观察,极大地激发了探究欲望,提升了学习兴趣。这样再进行生物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结合具体的实物,一方面减低了理解知识的难度,同时也避免了说教式课程的弊端,极大地提升了生物课堂效率。

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求真精神

实验是生物的灵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结论,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例如,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这一结论时,提前准备一些天竺植物盆栽,在前一天晚上先用两片黑色硬纸板夹在一片叶的上下,白天再搬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遮光叶与非遮光叶,分别放在酒精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滴上碘酒,可以观察到未遮光部分叶片变蓝,遮光部分没有变蓝,只剩一个与硬纸片形状相同的黄白色。这时,学生就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要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进而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等,而且也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求真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备课,以便能预测到课堂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再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要注重课内外结合,因为有的实验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并不能完成,还需要学生课下进行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使学生最后能对实验变化一目了然。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有充足的复习时间,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往往加大教学容量,课堂虽充斥着“滔滔不绝”的讲课声,教师和学生都很累,但教学效果却非常差。有时候生物课中也会有一些抽象的知识,只靠教师讲解,学生不仅听不明白,甚至还会产生挫败感,产生厌烦情绪。这时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生动性冲淡初中生物课堂的枯燥乏味性;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讲解其中抽象的知识点,以此提升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且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覆盖大量有关信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初中生物课堂,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接触不到的世界,同时也能将与生物课有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系统展示,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系统知识网的构建。例如在讲解“血液循环”时,传统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只能通过书中的心脏图或者手工画静态图来展示心脏的内部构造,学生并不能感受到心脏中的静脉、动脉组成的循环系统的动态美。而多媒体不仅能展示心脏的构造,而且还可以模拟心脏中静脉、动脉流动的循环过程,再与教师的讲解相配合,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还将生物中的难点知识直观化、简单化,这样既提升了教学的生动性,又提升了课堂效率。

四、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生活服务的,生物知识更是如此。生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生物知识。因此,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也可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的意义所在。例如,在春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关于春天的问题让学生交流探讨,如: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很多人都选择在这个时候移栽花卉,那么,为什么在移栽的时候要把花卉的叶子去掉一些呢?上周刚下完小雨,为什么很多农家在播种之前都要浸种呢?教师问完问题后不要马上回答学生,而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解答,可以问家长、查资料等,让他们通过自我探索找到答案。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如何将自己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还能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家校互动。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家庭作业,既不引起学生反感,也能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五、总结

综上所述,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要摆脱应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明白,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基础,要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真精神,让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提升生物核心素养。教师要把生物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视频等来淡化生物知识的抽象性,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师要将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的意义。教师要引领学生正确学习生物,正确运用生物知识,增强学习兴趣,进而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提升生物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生物课生物效率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转基因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生物课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