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的思考

2018-12-31 23:35钟少云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德育工作高中生

钟少云

(成都市籍田中学 四川成都 610000)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及生理都在朝着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生活经验及人生阅历,并具有相应的生活主见及态度。面对这种状况,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才能够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拥有良好的综合能力,最终成为社会所需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该过程中,班主任通常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因此,班主任需要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不断强化,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展德育,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的新理念

新课改时期,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其通常需要遵循新型理念开展德育,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具体包含:(1)科学发展观。班主任实施德育中,需确保学生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相联系,与国家所提倡的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衔接,与教育目标整体规划相对应,通过各方面的统筹,促使德育渗透于学生生活的各方面。(2)以人为本。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从单纯重视专业技能转变为重视综合素养。因此,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时,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将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前提,给予学生充分的爱护、尊重和理解。(3)实事求是。任何教学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德育也一样。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时,需在日常生活当中寻找灵感,把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作为教育的方向,将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准绳,以确保德育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使教育方法更具有感染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的新策略

1.班主任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及新思想、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当代高中生所具备的思想意识也与往常有较大不同,大部分高中生具有较明显的独立及自主意识,更渴望自由。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而且还需要班主任具有奉献精神,对学生具有足够的爱心及耐心,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如果班主任自身缺乏责任意识,不能积极地为班级付出,就会对班级风气造成影响;如果班主任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注意观察学生并与主动学生沟通与交流,就无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因此,班主任需要对自身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高,对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行相应强化,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榜样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构建友善、和谐、团结的班风,最终实现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德育内容的更新

传统的德育侧重于德育课程相关任务的完成,忽视了社会需要与学生感受的统一,已无法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以德育课程目标为基础,以当前高中生的特点为切入点,对德育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确保德育工作有效、全面地开展。在实际教学中,需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及生活习惯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对有关社会事件进行剖析,使学生对事件中存在的道德价值进行充分感知,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认知水平。例如,将社会上所发生的好人好事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公益视频,表扬班级中的好人好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受到相应的思想冲击,并获得相应的体会以及思想感悟,最终实现德育的目标。

3.师生关系的改善

高中生自身的配合程度以及主观意愿通常对德育的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师生间需构建良好的关系。首先,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高中学生的思想都比较独立,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相应的转变,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开展交流,并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家庭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以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其次,班主任要积极观察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及行为,一旦发现异常状况,要及时与同学交流,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与班主任真正成为朋友。另外,由于高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班主任应给予适当的疏导。

综上所述,德育是教育之本。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体,通常具有比其他教师更多的责任。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研究新课改的相关要求,通过以生为主、以德服人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德育工作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