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政工作开展

2019-01-03 12:10李建起
记者观察 2018年20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文 / 李建起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是其灵魂与本质的重要体现。而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其重要的引导者和塑造人,要想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展开,需重点做好“说什么、如何说”的问题。习近平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必须要做好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说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和教学是加强这类话题的重中之重,是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这就需要遵循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深度入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政工作和思想政治课程,为大学生的人生信念引领方向,进而引导广大青年走上实现中国梦的精彩道路。

一、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现状

(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大学生没有人生目标和学习方向,对于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往往出勤率不高,没有真正领悟到思政课的重要性。根据数据调查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学生认可开设思政课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认为开设此类课程可以修到学分,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不开思政课也可以,还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没有开设的必要。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意识不高,且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形成高度统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走进社会会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影响,甚至有些学生受到形式论或无用论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很多的大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没有意识到学习这类课程的重要性,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不到提高。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思政工作当中,高校和教师必须要加大其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好思想政治课程的必要,使学生领悟到这些理论知识的精髓,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师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现状分析

高校的多数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能够做好备课工作,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一些社会现象的能力较差,这些教师往往不能够充分地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由于这种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直接影响着教师向学生传输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内容。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思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利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来源

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同时还不断地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还能够为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思想课程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从长远出发,统筹整体,进而才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

(二)高度概括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均以传送民族精神为重要任务,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还是五千年来凝聚中华儿女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我们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坚实后盾。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时代精神更是一种亲近生活现实的精神概括,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这种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规律和社会的主流思潮,同时其进取的精神特色又充分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和不竭动力。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正是需要学生树立强大的时代精神,学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现如今的大学生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不断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行

在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时代,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断促进人类觉醒,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运用这种发展价值观念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对于政策方针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也十分重要,同时还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位公民应该遵守的价值原则。但同时,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被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因此会造成人们在选择职业或是工作时有不同的目标和态度,同时产生不同的选择。大学生毕业后许多学生都会遇到工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通过课程理论的传递,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将来的岗位上坚定不移,端正态度,不断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不断进取,树立创新意识,进而实现更大的价值。

目前,社会上存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这说明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社会当中就会被淘汰。所以,高校的教育必须不断实现现代化,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思政工作教育的力度,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个人品格,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积极创业

高校可以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俱乐部,结合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时代特色,形成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教师在“就业创业”俱乐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示范和指导。一般情况下,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多与外界企业相互协作,对学生的项目建设和实行提供制度、资金以及指导优势方面的保障。同时,要加大创业意识的宣传力度,利用校园广播、网站以及特色专题报道,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安排学生策划活动,进行主题宣传,集合就业创业形势的热点问题挖掘经典事迹,整理编写一些鼓励人心的话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就业人员的活动当中。通过不断地宣传创业事迹,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树立信心,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为今后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保障。

(五)给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服务宣传的作用。要想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高校可以建立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数据库,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实行全方面的预警控制。当前,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代,其思想也极易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其行为受到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具有预警机制功能的信息数据库十分有必要。这样能够对学生的生活点滴进行掌控,进而能够综合评价学生,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特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程教育的优势,结合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特征,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到大学校园中,有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构建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