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谈阿波罗尼斯圆

2019-01-03 05:23甘大旺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阿波罗动点尼斯

■甘大旺

人教A版高中数学②的第124页习题4.1B组第3题∶已知点M与两个定点O(0,0),A(3,0)的距离的比为1∶2,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解法1:设动点M的坐标是(x,y),则依题意得整理得x2+y2+2x-3=0。经检验,点M的轨迹方程是(x+1)2+y2=4。

解法2:①当点M在直线OA上时,由于,则动点M恰有两个位置M(1,10),M2(-3,0)适合②当点M不在直线OA上时,由于,则 MM、MM分别是∠OMA 的12内、外角平分线,故MM1⊥MM2,则M在以M1M2为直径的圆上。

由①②可知,点M的轨迹是以线段M1M2的中点O'(-1,0)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如图1所示),所以点M的轨迹方程是(x+1)2+y2=4。

图1

反思:解法1运用直接求轨迹法,简洁快速;解法2运用几何求轨迹法,虽然解题过程稍长,但却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导我们揭示这道课本习题的数学史背景——阿波罗尼斯圆。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亚历山大早期的三大数学家之一(前两位是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仅凭一部巨著《圆锥曲线论》就使得古希腊几何学在世界数学史上登峰造极,而至少领先1500年。阿波罗尼斯发现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结论∶“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定值(且该定值不为1)的动点轨迹是一个圆”。后来,数学界把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

探索:在共线的顺次四点 M1(1,0),M2(-3,0),O(0,0),A(3,0)中,已有等式,验证知由此我们可知,到两点M,1M2的距离之比为1∶3的动点N的轨迹方程是以线段OA为直径的圆,故圆的方程为(如图2所示)。

图2

发现:抽象思考上述解法2,尝试探索,不难提炼出一个概括结论,即定理1。

定理1:已知平面内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顺次四点A,P,B,Q满足两个等式

(1)在该平面内到两点A,B的距离之比等于定值λ的动点M的轨迹是以线段PQ为直径的阿波罗尼斯圆。

(2)在该平面内到两点P,Q的距离之比等于定值μ的动点N的轨迹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阿波罗尼斯圆。

验证:(1)(2)类似于上述解法2(过程略)。(3)如图3,不妨设四点A,P,B,Q顺次在x轴上,并用一维坐标分别标记为A(0),P(p),B(b),Q(q),由于λ,则,即(等比定理)(合分比定理,反比定理),则,故解得

图3

定理1中的(1)(2)蕴含着两个相伴阿波罗尼斯圆的直径画法;反之,平面上任意两个相交圆是不是这种相伴的阿波罗尼斯圆呢?定理1中(3)的比值范围给予了否定。

除上述例题外,人教A版高中数学②还有两道涉及阿波罗尼斯圆的习题,分别是第4.3节140页“信息技术应用”的例题,144页第4章复习参考题的B组第2题。

下面再提供两道相关的跟踪练习题。

跟踪练习1:在△ABC中,AB=2AC,角A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且AD=kAC,△ABC的面积等于1,问∶当k为何值时BC最短?

审题方法:点D以分比为2内分线段BC,作其外分点E,则到两点B,C的距离之比等于定值2的动点A在以线段DE为直径的阿波罗尼斯圆上。

解题思路:单纯着眼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以选用三角法;着眼于转化为阿波罗尼斯圆问题,可以选用解析法。

解法1:根据cos∠CAB=cos2∠CAD,BD=2BC,运用余弦定理解答(过程略)。

解法2:依题意,记AB=2AC=2b,AD=kAC=k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定理,得则AD=2DC以分比作线段BC的外分点E,则到两点B,C的距离之比等于定值2的动点A在以线段DE为直径的阿波罗尼斯圆上,如图4所示。

图4

再取该阿波罗尼斯圆的圆心O为原点,直线BE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则该阿波罗尼斯圆O的方程是x2+y2=依题意得则,代入圆O的方程得0,解得a2≥3。验证知当xA=0时,BC=a取最小值 3,此时,OA⊥DE,则所以,当时,BC最短。

变式训练1:已知点P到两个定点M(-1,0),N(1,0)的距离之比为 2,点 N到直线PM的距离为1,求直线PN的方程。

提示:到两个定点M(-1,0),N(1,0)的距离之比为2的阿波罗尼斯圆是(x-3)2+y2=8,直线PM的倾斜角为30°或150°,求得直线PN的方程是x±y-1=0。

变式训练2:正方形ABCD内部的一点P满足AP∶BP∶CP=1∶2∶3,求∠APB。

提示:先用阿波罗尼斯圆方程,后用余弦定理,也可单独用余弦定理,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最后求得∠APB=135°。

跟踪练习2:已知两点A(-2,0),B(2,0),点P满足,且PB⊥AB。试在x轴上寻找一点M,使得AP⊥PM。

审题方法:点P在到两点A,B的距离之比等于定值3的阿波罗尼斯圆上,考虑已知直角∠ABP=90°和目标直角∠APM=90°。

解题思路:把零散条件拼凑起来,运用方程组解答;巧妙转化,运用阿波罗尼斯圆。

解法1:设点M为(m,0),解方程组(过程略)。

解法2:在直线AB上以分比λ=3找到线段AB的内分点P1(1,0),P2(4,0),则点P在阿波罗尼斯圆上,且满足PB⊥AB,如图5所示,该圆的圆心为。设点M为(m,0),使得AP⊥PM,则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得即(-2)]·(m-2),化简得2=4(m-2),解得所以在x轴上寻找到的点M为,符合题意。

图5

发现:这里求出的点M重合于圆心,于是我们又可以提炼出一个概括结论,即定理2。

定理2:在平面上,线段AB以定值λ(大于1)为分比的内外分点分别为P1,P2,以线段P1P2为直径作阿波罗尼斯圆Q,作该圆Q的弦P3P4,则连线AP3,AP4是圆Q的两条切线。

变式训练3:验证定理2。

提示:可用解析法,用到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过程略)。

变式训练4:如图6,过点A(-2,-1)作圆Q∶(x-2)2+(y-1)2=4的两条切线AT1,AT2,切点弦T1T2与连线AQ交于点H,圆Q与连线AQ交于点B,C,连接T2C。

图6

(1)求证∶T2C是∠AT2H的外角平分线。

(3)过点A作圆Q的割线与圆Q交于点M,N,与切点弦T1T2交于点D,试探究等式是否恒成立。

提示:则所以故TC是∠ATH的外角平分线。

(3)设割线MN的点斜式方程为y+1=k(x+2),与圆Q的方程联立,消去y并整理成关于x的二次方程,用到韦达定理。T1T2⊥AQ,可求出连线T1T2的12方程是2x+y-3=0。由等式(xM+xN)+2·xMxN=4·xD。代入检验,等式恒成立。

说明:定理、跟踪练习与变式训练不但以阿波罗尼斯圆为数学史背景,同时还孕育着极点、极线、调和点列的萌芽,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请多思考这几道题的特点。

猜你喜欢
阿波罗动点尼斯
本期人物:费尔南多·梅尼斯
阿波罗13号与与重返月球
回望阿波罗11号
轩尼斯门窗
函数中的动点问题解答策略
阿波罗之春
拯救阿波罗13号
分类讨论化解动点型题
动点轨迹方程的解法探讨
“以不变应万变”,求动点的路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