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o3系统指导下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道51例

2019-01-03 23:59马瑞芳张玲玲
关键词:心动过速旁路心室

马瑞芳,张 叶,王 方,张玲玲

(运城市第一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目前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已成为一线治疗。然而其中右侧旁路的射频消融复发率及并发症较左侧旁路高[1]。研究[2]表明导管的头端和组织之间的压力影响着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效果,而三尖瓣不容易贴靠是造成右侧旁路复发的重要因素[3]。虽然目前三维标测系统的应用较X线指导下的传统消融降低了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X线辐射量消融[4]。但仍然无法在术中实施监测导管贴靠组织的压力。目前关于压力导管行右侧旁路的消融的研究很少,为本研究观察了CARTO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后简称CARTO3系统)指导下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右侧旁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1月~2017年06月收治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右侧旁道的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显性旁道24例,隐匿性旁道2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6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8f5.4)岁;对照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48.1f6.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超声检查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1.2 治疗方法

手术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进行。

1.2.1 电生理检测方法

①导管放置:在局麻下以SELDING穿刺法,分别经右侧颈内静脉、右侧股静脉插入一根6F十极标测导管至冠状静脉窦,6F四极标测导管至希氏束,1根8F四极标测导管至右心室。②心脏刺激:给予心房和心室S1S1和S1S2刺激,诱发心动过速,确定旁道的前向和逆向传导功能及心动过速的发生机理。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再诱发。

1.2.2 标测与射频消融方法

两组应用强生(N a v i S t a r)消融导管或(SmartTouch)消融导管。显性旁道行激动标测标出窦律下前传心室最早激动点,隐匿性旁道则在心室起搏下或心动过速下行激动标测,标出最早逆传心房激动点。SmartTouch消融导管整个建模的过程均有压力监测且压力不超过40 g。靶点图为:显性旁道在窦律下标前传时要求消融导管双极标测到小A大V,AV最近或融合,V波较体表心电图δ波至少提前20 ms,消融单极腔内图呈QS型;隐匿性旁道先在窦律时标到小A大V,然后刺激诱发心动过速或心室起搏时VA最近或融合。房颤伴旁道前传时,给予150 J同步电复律后再进行标测。

在标测确定的靶点处,窦性心律下进行消融。设置消融模式为温控模式:温度55℃,功率30~35 W,试放电5~10 s,如消融成功继续放电至90~120 s。若放电10秒内消融不成功重新调整导管位置。消融后观察30 min,若无旁路恢复则认为消融成功。若标测到旁道位置邻近希氏束,靶点图上应无H波,可先用小功率10 W开始试放电,若消融过程中未见冠状窦电图显示交界区心律或房室传导阻滞,则继续加大功率放电。放电时应严密观察冠状窦腔内图变化。

1.3 即刻消融成功标准

①体表心电图预激波消失;②心房S1S2刺激可见递减传导;③心室刺激呈室房分离。如果呈室-房1:1传导,静脉注射ATP20 mg后呈室房分离;④各种心脏刺激(包括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不能诱发心动过速。远期消融成功标准:随访期间无心动过速发作,并且随访期间无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消融功率、消融次数、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射线剂量、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1例患者中单旁道46例,双旁道4例,三旁道1例,共57条旁道。旁道分布:右前间隔4条,右前侧壁2条,右侧壁16条,右后侧壁6条,右后壁12条,右后间隔15条,右中间隔2条。除希氏束旁旁道用较小能量15~20 W,一般用20~30 W。

两组即刻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消融功率为(27.2f6.0)W、放电次数(2.8f1.1)次、手术时间(9 0.7 f11.5)m i n,对照组分别为(35.5f7.0)W、(5.5f1.7)次、(110.5f11.9)min,观察组消融功率、放电次数、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X线曝光时间为(1.5f0.3)min,射线剂量为(101f80)mGy,对照组X线曝光时间为(3.4f2.0)min,射线剂量为(180f77)mGy,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两组无并发症发生。

3 讨 论

右侧房室旁道消融难度较大,无左侧旁道有冠状静脉窦那样的定位参照,由于三尖瓣环解剖结构特点,消融导管难以贴靠在瓣环上,导管不易靠近旁道[5]。而压力在透壁损伤和降低复发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压力评估凭术者个人感觉,缺乏客观指标,无统一的评价标准[6-7]。接触压力导管的压力数据可以显示到CARTO3系统显示器上。术者可以通过压力导管的监测来调整导管的方向及贴靠,不仅减少了因贴靠不好导致的无效消融,同时也提高了无X线透视引导下操控导管的安全性。本研究中,使用压力导管的成功率高于非压力导管,压力数值的参考可以判断消融导管与组织的贴靠,不仅减少了无效消融,还减少了放电次数及X线的曝光时间。压力导管将射线量降到最低,甚至实现了零射线消融,这对孕妇及儿童等一部分特殊人群带来更多的益处。尽管压力导管的费用比较高,但由此带来更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旁路心室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银星电厂旁路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旁路放风效果理论计算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思考心电图之169》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旁路控制策略设计及应用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谈心室温暖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