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9-01-03 23:59
关键词:前壁溶栓心肌梗死

王 雅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邓州 474150)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溶栓治疗为主,取得良好的效果[1-2]。此次研究针对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此次研究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急诊溶栓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0例。其中,常规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77岁,平均(59.5f5.8)岁,梗死部位有前壁、广泛前壁与前间壁;干预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6岁,平均(58.5f5.5)岁,梗死部位有前壁、广泛前壁与前间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①治疗前护理干预:完善患者各项检查,如凝血、心电监测等,间隔30 min记录一次12导联心电图结果,同时监测最初心电图的波形与节律,监测6次之后间隔4 h做一次记录,一旦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对策。②基础干预:患者卧床休息,并限制家属探视的时间与人数,同时限制患者的活动量,必要时使用开塞露,避免大便太过用力,患者在卧床期间做好褥疮、肺部感染等护理工作。③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饮食以低胆固醇、低盐等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为主,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用。④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变化,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在用药后密切关注患者变化,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如皮疹、发热等),观察自动血压监测仪连续监测出有没有皮肤黏膜出血的现象。⑤治疗后护理干预:在治疗结束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治疗后持续30 min对心电图进行观察,在持续监测30 min之后可间隔30 min监测一次,在治疗后间隔2 h采集一次血液标本,对心肌酶学的动态进行测定,保证梗死区血液的正常供应,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常规组30例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性休克、总发生率分别为13.3%(4例)、20.0%(6例)、16.7%(5例)、50.0%(15例),干预组30例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性休克、总发生率分别为3.3%(1例)、10.0%(3例)、6.7%(2例)、20.0%(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4,P<0.05)。

3 讨 论

通过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时采取护理干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多种因素复合引起的临床症候群[3-4],通过溶栓治疗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护理干预保证患者以良好的状态面对治疗,并保证治疗顺利的实施,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不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更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前壁溶栓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阴道前壁脱垂的相关研究进展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2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