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络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2019-01-03 23:59徐珍珍
关键词:中风缺血性胶囊

徐珍珍

(高邮市中医医院,江苏 高邮 225600)

缺血性中风属于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损伤语言、运动功能等特点,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为缺血性中风患者于恢复期采取更好的治疗方法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脑络通胶囊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改善效果,我院对收治的122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发现采用脑络通胶囊予以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男41例、女20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3.9f4.4)岁,病程13~26 d,平均病程(21.1f1.2)d;观察组男40例、女21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4.1f4.5)岁,病程14~25 d,平均病程(21.2f1.4)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其具体方法为:首先为患者口服100 mg的阿司匹林与10 mg的瑞舒伐他汀,然后将0.5 g的胞磷胆碱溶于250 mL的葡萄糖(5%)中、400 mg的血塞通溶于250 mL的生理盐水中,依次采取静脉滴注。

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络通胶囊(黄芪30 g、当归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僵蚕10 g、地龙10 g、水蛭6 g、全蝎4 g,共五付研磨做胶囊)予以治疗,其用法用量为:口服;3粒/次,3次/d。为两组患者均采取为期3周的持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3周后观察其病情症状的缓解程度以计算治疗总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显效:肢体麻木、软弱无力、说话困难、眩晕、摇晃不稳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已完全消失;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中:无效2例(3.28%),有效29例(47.54%),显效30例(49.18%);观察组中:无效9例(14.75%),有效25例(40.98%),显效27例(44.26%)。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缺血性中风属于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指的是脑血栓形成或于脑血栓的基础上造成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其致病原因主要包括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等,临床症状常常表现为肢体麻木、软弱无力、说话困难、眩晕、摇晃不稳等[1]。此类疾病具有损伤语言、运动功能等特点,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为缺血性中风患者于恢复期采取更好的治疗方法。

对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而言,以往常常采取常规治疗,然而其疗效仍不十分理想。张波[2]的研究表明,对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而言,采用脑络通胶囊予以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肢体麻木、软弱无力、说话困难、眩晕、摇晃不稳等临床症状。脑络通胶囊属于一种中成药,其中,水蛭、全蝎活血逐淤以清脑;当归、桃仁、红花、僵蚕涤痰开窍以醒脑;地龙伍全蝎开脉痹、祛风通经以利脑络;黄芪甘温益气以补血行;全方共奏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之功效,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效果,使得脑部血液循环得以改善,从而有效地缓解因缺血性中风而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3]。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而言,采用脑络通胶囊予以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各种临床症状以提升疗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有必要将脑络通胶囊推广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治疗当中。

猜你喜欢
中风缺血性胶囊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时光胶囊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时光胶囊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聚焦“毒胶囊”
我有一颗神奇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