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2019-01-03 23:59钟岢屹
关键词:早搏丹参西药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人才脂质代谢出现异常情况,造成粥样硬化病变,心肌出现缺血的情况。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病症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成效,笔者主要采用丹参针加中药口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检查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6~79岁;观察组男31名,女29名,年龄45~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10 mg,一天服用三次,一个疗程4周,服用硝苯地平片10 mg,一天三次。观察组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按照医嘱服用以上西药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250 mL,加丹参针20 mL,每日一次。然后口服中药,基本放:党参、黄芪、丹参15 g,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桂枝10 g,胸痛严重的患者可以添加三七5 g,延胡索10 g,每日1剂,分两次水煎服,1个疗程20天,服用至少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79年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对本次治疗情况进行判断,显效:治疗一个疗程之后症状消失,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恢复正常,没有早搏的情况;有效:治疗一个疗程之后症状减轻,早搏的情况减少,心电图ST段上抬≥0.05 mV;无效:病症没有明显的改善,早搏情况严重,没有减少。

2 结 果

2.1 治疗成效

对照组60名患者中,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其中显效人数为15例,有效32例,无效13例,显效比例为25%,有效比例53.3%,无效比例为21.7%,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60名患者中,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其中显效人数为29例,有效人数为25例,无效人数为6人,显效比例为48.3%,有效比例为41.7%,无效比例为10%,总有效率为90%。

2.2 临床症状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好转,比如,心悸、胸闷、乏力的情况明显减轻,其他血压、心电图、心率等也得到了改善,舌下脉络瘀斑明显好转,疗效明显。

3 讨 论

在中医看来,缺血性心脏病的形成与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与气虚血瘀、正气虚衰、血行不畅都有联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引入中药治疗,把中西医治疗方法结合起来。通过黄芪丹参针能够起到补气升阳、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够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液动力起到积极的提高作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再加上服用以党参、黄芪、丹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桂枝为主要配方的中药,不仅可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还能够降低血脂、防治心律不齐、预防血栓,对症状的缓解非常有力。西药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液供应,扩张外围小静脉和小动脉,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因此具有益气活血的作用。

总而言之,针对缺血性心脏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改善缺血区血流供应,抗心律失常等方面均能发挥协同作用,能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方面达到相得益彰的功效,值得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猜你喜欢
早搏丹参西药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