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民族传统表演项目开发户外拓展新游戏的探索
——以仡佬族“打溜陀”为例

2019-01-03 02:14钮璐璐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仡佬族花鼓培训师

□ 钮璐璐(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近十年来,随着拓展训练活动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开展,使西方最早用于训练军队,增进团队团结性的这一项户外集体活动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得到了商业化的推广,也正因为对拓展的研究和探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学府纷纷获得国家教育、心理项目支持,在各个高校培训心里拓展人员,研究拓展活动对大学生、硕博研究生等心理辅助的作用,大力开展对高校在校学生的拓展参与活动,把西方的各种经典拓展训练项目引入中国,使国内把拓展活动引入高端化、国际化。经过多年拓展在各个领域的实践,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拓展关于促进团队紧密性的功能,一些研究也印证了拓展对于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功效,但是绝大多数拓展项目,从器材到项目实施步骤几乎都是原样借鉴国外的原型,少数项目是由拓展团队自发研发的小型项目,不具备广泛传播性,这也就不能实现我国在拓展游戏项目开发方面的独创性和推广性。而我国是个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大国,仅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中汲取一些精华就足以开发出极具特色的拓展新游戏来,这也符合了本土化之后的拓展训练对开发新游戏的需求,民族智慧是博大的,民族智慧结晶也是世界性的,可见一斑的是,从仡佬族的民族传统表演项目《打溜陀》对开发拓展训练新游戏的启发。

在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表演项目竞技类金奖的《打溜陀》,既是对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类似的民族智慧也理应嫁接到现代创新的体制中来,把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仡佬族是其中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分支。仡佬族历史悠久,据史学家考证,仡佬族的族源可能和古代“僚”(音老)人有关,而古代“僚”人是西汉时期夜郎国的代表民族之一,史籍对夜郎国的记载说“临 牂牁江”,牂牁江是汉代的一条水域名称,据考证牂牁江向西抵达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因此有人认为这一水域可能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夜郎国的疆域也就主要分布在现在贵州的西部、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地区。仡佬族与商周时期的“百濮”;东汉时期的“濮”、“僚”;隋唐时期的“僚”、“仡佬”;唐、宋时期的“葛僚”、“仡僚”、“佶僚”、“革老”等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僚人可能是对分布在这一地域若干少数民族的通称,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将这一民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的《打溜陀》,“一年一度金风爽,秋风阵阵丹桂香,溜陀打得铜锣响,庆贺粮食堆满仓。哥哥溜陀飞出手,企盼幸福日子长。”正如很多少数民族庆贺丰收的初衷一样,正是庆丰的喜悦带给人们聚会的欢愉,促成了人们围坐并参与到活动中来,渐渐也就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改善课个体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对拓展训练活动目标的契合。简单地讲,“打溜陀”,也就是把一种像陀螺一样尾部拴着圈绳的物体从铁丝的一头甩滑至另一头,并且触响鼓面的活动。

根据拓展项目常规构成,首先是游戏项目参与人员的构成。拓展项目一般分为个人挑战项目和集体参与项目两个大类,《打溜陀》需要多人参与,各自角色不同,一个具有权威的领导者先示明游戏的规则,一个负责监督游戏的开展,类似主裁判,这也正是拓展主培训师的职责所在。这里需要明确,一般一项大型的拓展培训活动是需要若干个拓展培训师来带领完成的,其中一个是主培训师,负责统观全局、统领全场,其他几个培训师将要分组分队,由一到两个人负责一组或一对,然后形成对应的对抗组或对,竞技是群体性拓展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规则明确,双方参与队理解规则之后便开始游戏。(见图1)

图1

第二,是游戏的器材。在拓展活动项目中,器材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器具决定着不同的游戏方式,也决定着游戏的难度,通常,器材由拓展团队提前设计和购置,很多时候,如果不是经典的拓展活动所需器材,就需要提供拓展培训的团队集思广益、亲历亲为来制作项目器材。《打溜陀》需要的器材也是独具特色的,民族特征显著,一个盛满“溜陀”的大花鼓,给首先跑至花鼓的队员取到“溜陀”;(见图2)若干个“溜陀”,用于被争抢和被栓挂,以及被溜出击打所用;两套“溜杆”,用于给两队拿到“溜陀”的队员拴上钢丝或铁丝;两个悬鼓,在溜杆的远端给有力的“溜陀”提供撞击的声响。(见图3)

图2

图3

第三,游戏的规则,通俗地讲,也就是游戏的玩法。在拓展训练中,游戏的规则一再被强调,社会是一个规范体,有法制的规范,有道德的规范,所谓的自由也不是绝对的自由,在人类社会的个体,需要充分了解规范才谈得上个体个性的发展,否则,处处制约、处处竞争的事物表现常常损伤个体对社会的认知,进而产生精神负担甚至精神疾病。让人们参与到团队性拓展活动中来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个体融合人群、认知规范。更深层次的理念认为,多参与集体有组织的活动确实会给心理释放压力,增进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集体的体育活动更是可以充分增进个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才是全面的健康。在《打溜陀》中,第一轮的规矩是两个队伍分别派出一名相同性别的队员,在距离花鼓5米的地方开始比赛蛙跳,谁快谁先拿到溜陀,也能率先将溜陀栓到溜杆上,但这还需要最后一击才能决定胜负,也就是一头的溜陀要经人力甩出,滑至另一头的悬鼓上击打出声音则算得一分。这一轮的游戏在蛙跳时是允许互相干扰的,当然,当我们把游戏嫁接到拓展项目中去的时候就要减少混乱,减轻裁量难度,在蛙跳环节建议不允许人身冲撞和相互干扰。第二轮,增加了男女合作,每队都派出一名男性肩扛一名女性由起点赛跑至花鼓处抢夺溜陀,然后由男性将溜陀滑出击打悬鼓,较快击打出声者得一分。在民族传统比赛活动中,从起点到花鼓过程中的身体碰撞都是被允许的,甚至是被鼓励的,因为更具有戏剧性,更有活动气氛,但是同样,当我们要借鉴项目到拓展游戏中时,也要把控游戏的规则不要过于灵活,毕竟参与的对象不是经常接触团体活动的群体,这也是拓展需要开展的空间。第三轮,从起点到花鼓处的竞争激烈起来,每一种形式都是具有对抗性的,譬如各队派出一名同性别队员,双方分别单腿站立,拉起另一条腿盘成三角,俗称“斗鸡”,一路用单腿跳跃同时冲撞对方直至花鼓处,一方有可能因冲撞失去平衡而不能抢夺到溜陀,这样的形式在拓展中使用的话,需要分析参与拓展的对象身体条件和拓展目标是否需要,否则还是建议成为保留项目。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及其丰富,以仡佬族的《打溜陀》为例,这样的民族传统竞技类表演项目都能够简单易行地适用到拓展新游戏的开发上来,可见我们有极大的空间来研究和实践,以开拓拓展训练新游戏的新领域,民族的既是世界的,这是我国取之不尽的珍贵资源,而《打溜陀》只是一个火花,还有更多亮点有待我们去点燃。

猜你喜欢
仡佬族花鼓培训师
还剩几只
淮岸花鼓情
幸福花鼓
少数民族音乐
花鼓灯小唱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花鼓桥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第一批FIDIC国际认证培训师候选人初审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