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广元市茶产业发展之浅议

2019-01-04 10:20胡尧侯春霞何治李永隆曾艳胥锦桦
中国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广元市广元龙头企业

胡尧,侯春霞,何治,李永隆,曾艳,胥锦桦

1.广元市农业局,628000;2.青川县农业局,628100;3.旺苍县农业局,628200

广元市地处川陕甘结合部和南北气候交界线,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广元的茶树主要生长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中高山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条件,造就了广元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尤其是硒、锌、锶、芳樟醇、香叶醇、顺-茉莉酮等物质含量高的优势,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的独特品质。近年来,广元大力发展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累计建成11个万亩现代茶业园区和45个千亩茶叶示范片。2018年,全市茶园面积3.33万hm2,产量1.37万t,综合产值39.5亿元,茶区农民茶叶收入已占其纯收入的60%以上。旺苍县、青川县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是四川重要的有机富硒富锌绿茶产区。“七佛贡茶”“广元黄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米仓山茶”“七佛贡茶”成功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18年,广元市委市政府把茶业列为七大全产业链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提出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优良的生态环境,坚持“巩固提升绿茶、突破性发展黄茶、区域性发展白茶、全域发展有机茶、大力开发夏秋茶”的总体思路,按照“生态、有机、特色、精品”为目标的现代茶业发展思路,以绿色和有机茶为发展方向,以资源整合、培育龙头企业为手段,着力推动全市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一、加强基地建设

1.优选品种

在茶园基地建设中,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选种”的原则,考虑发展区域的海拔、采摘劳动力等因素,进行“早、中、晚”品种搭配。选用福选9号、名山白毫131、福鼎大白茶、龙井43等无性系良种,搭配中黄1号、白叶1号等特色品种。

2.优建茶园基地

以标准化新建茶园,改造低产茶园,创建有机认证茶叶基地,改造提升机采茶园,建设出口茶备案基地为抓手,通过在全市茶园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在有条件的茶园示范推广茶园物联网技术,提高广元市茶园基地茶叶产量,使广元市的茶叶品质具备“生态、有机、特色、精品”的特点。计划到2021年,广元市新建标准化茶园3 400 hm2,改造低产茶园3 000 hm2,有机认证茶叶基地533.33 hm2,改造提升机采茶园1万hm2,建设出口茶备案基地1.33万hm2,实现全市茶园规模3.67万hm2,年产优质茶叶1.7万t,实现综合产值55亿元。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积极引导茶园流转,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扶持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大户、龙头企业等现代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与基地及茶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种植—加工—终端市场”的茶全产业链,全市培育年产值上亿元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省级专业合作社3~5个,省级龙头企业1~2个,市级龙头企业3~5个,着力提升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力。补贴支持了16家企业提升初加工能力,购置大宗制茶设备、配建冷藏库,支持4家年加工量500 t以上的企业购置了茶叶精制色选设备,支持年销售额达到5 000万元的茶叶企业购置了自动化生产线1条。在旺苍县建设茶叶交易中心1个。

三、强化品牌打造,促进茶旅融合

强化品牌建设,突出广元市茶叶有机特色,高山特色,富含硒、锌、锶特色,大力打造“米仓山茶”“广元黄茶”“七佛贡茶”等区域公共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每年在“三北”大中城市开展品牌推介及产品推销活动。以成渝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大中城市为重点,建设100个品牌旗舰店,努力扩大在欧盟、东南亚等地区的市场份额。

根据“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思路,推进茶旅融合发展。青川县重点打造“茶观路”(茶坝至观音店)和“房石镇—蒿溪乡”两条茶旅线,旺苍县加快建设米仓山茶博艺园及木门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区。加大茶文化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民族、民间茶文化和人文茶文化,丰富茶文化内涵。结合米仓山茶博艺园和七佛贡茶园开展茶文化体验活动。精心设计开展采茶节、中秋品茗、茶产品竞赛等茶文化活动,营造和提升茶文化氛围,将茶文化与旅游结合。

四、强化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在市级层面建立专办,落实专人统筹推进茶叶全产业链发展。主产县建强茶产业推进办公室,加强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督导、指导,各产茶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做到茶产业发展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专题规划新建、改造基地,明确年度目标任务,督促规划落地,落实各级农业、发改、财政、经信、质监、水利、金融、国土、科技等部门依据相关职能,加强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涉茶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形成推进产业发展合力。

2.强化政策扶持,落实资金投入

整合各类扶持资金,统一安排,集中使用,重点扶持机采茶叶基地建设、低产低效老茶园改造、机采机制技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和市场开拓等。对引进的企业在发展茶叶产业所需的土地、资金、项目上给予优先考虑和安排,继续实行种苗全额补助和茶园管护补贴。落实茶叶生产机械设施购机补贴政策。支持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装备技术改造与规模化加工升级。对连片种植机采茶园的茶农及茶叶企业适当给予种苗补贴。鼓励各担保机构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多种信用担保服务,鼓励把茶叶生产纳入政策性保险。

3.严格质量监督,全域推进有机生产

按照绿色食品茶叶生产的要求,在基地选择、种植与管理、加工厂厂址选择、机具设备配套、包装、销售等方面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标志标识,认真搞好质量跟踪调查,杜绝不符合生产条件、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入市场,切实维护好广元市“米仓山茶”“七佛贡茶”“广元黄茶”等茶叶品牌的声誉。全域推广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实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全面推广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鼠茅草种植等绿色防控措施防治病虫草害,有序推进全市茶园全域有机生产。

猜你喜欢
广元市广元龙头企业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元八二一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广元市通联站
广元市体育社会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风城”广元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广元市一副市长被“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