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新品种定亚23号选育报告

2019-01-04 18:24陈永军李文珍
种业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胡麻区域试验单株

陈 英,令 鹏,陈永军,李文珍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定西 743000)

胡麻为油用亚麻和油纤兼用亚麻的俗称,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的特性,是我国华北、西北干旱、寒冷、贫瘠地区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不断培育优良胡麻新品种,促进胡麻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振兴地方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定亚23号是定西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杂交育种手段选育而成的抗逆性更强、丰产性更好、适应范围更广的胡麻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11年1月通过国家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1 选育经过

1991年以8729-13-1-3为母本、8431-3A-5-2-1-T4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1992年种植F1,组合号9135,依单株收获,1993年F2株行号9135-16,单株收获;1994年F3株行号9135-16-10,单株收获;1995年F4株行号9135-16-10-1,单株收获;1996年F5株行号9135-16-10-1,按株行收获。1992—1996年连续5 a参加选种圃试验。1997—1998年连续2 a参加品系鉴定试验,1999—2001年连续3 a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2—2004年参加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并进行生产试验及示范繁殖。2007—2008年参加全国胡麻区域试验。

2 产量表现

2.1 鉴定试验

1997—1998年参加鉴定圃试验,平均产量为1 666.5 kg/km2,平均较对照定亚17号增产34.0%。1997年产量为2 544.0 kg/km2,比对照定亚17号增产52.6%,位居36份参试材料第1位;1998年产量为1 494.0 kg/km2,比对照定亚17号增产15.4%,位居16份参试材料第1位。

2.2 品系比较

该品系1999—2001年3 a参加了定西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比较试验,3 a平均产量为1 102.5 kg/km2,比对照陇亚8号平均产量1 047.15 kg/km2增加10.53%。其中,1999年产量为1 164.75 kg/km2,比对照陇亚8号产量1 059.0 kg/km2增加9.99%,位居9个参试材料首位;2000年产量为637.5 kg/km2,比对照定亚17号产量582.75 kg/km2增加9.4%,位居9个参试材料第3位;2001年产量为1 505.7 kg/km2,比对照定亚17号产量1 500.0 kg/km2增加0.38%,位居9个参试材料第2位。

2.3 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

2002—2004年3 a 18点次平均产量为1 838.4 kg/km2,其中有13个点次增产,居参试品系的第3位,产量在参试材料中表现较为突出。

2.4 全国胡麻区域试验

在2007—2008年 2 a 26个点(次)试验中,有17个点(次)增产,平均产量为2 017.2 kg/k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产4.0%,位居9参试品种(系)第1位。2 a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甘肃定西,新疆伊犁,宁夏固原、西吉、隆德6个试点中,均表现为增产,河北坝上、甘肃张掖2个试点均表现为减产;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农业学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内蒙武川及上库力均表现为一年增产另一年减产。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油纤兼用型品种,生育期90~118 d,幼茎紫色、苗色深绿,花色淡兰,花药兰色,蒴果成熟前呈紫色,籽粒褐色。株高60.7~66.7 cm,工艺长度40.1~44.0 cm,株型较松散,单株有效果数多,每果着粒数7.0~8.0粒,千粒质量7.50~8.00 g,单株生产力0.62~0.98 g。

3.2 抗病性

2007—2008年,经内蒙古农业科学院进行枯萎病鉴定。2007、2008年定亚23号从枞形前期至开花盛期,枯萎病枯死率分别为1.69%、8.87%,均低于抗病对照陇亚8号;2007年现蕾初期和开花盛期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33和1.65,2008年现蕾初期和开花盛期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58和2.93,均低于抗病对照陇亚8号。

3.3 丰产性及稳产性

2007年全国区试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中,定亚23号产量为1 926.3 kg/km2,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3.00%,位居9个参试品种第2位。在品种稳定性分析中,稳定分析参数Shukla方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49 028.240 0和8.638 2%,对照陇亚8号分别为66 046.130 0和10.326 3%,均相对较小,且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定亚23号为产量和稳定性都较好的品种。

2008年全国区试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中,定亚23号产量为2 107.95 kg/km2,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4.93%,位居9个参试品种第1位。在品种稳定性分析中,稳定分析参数Shukla方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40 809.620 0和7.538 2%,均较对照陇亚8号的125 481.000 0和12.573 8%小,且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定亚23号为产量和稳定性都较好的品种。

3.4 品质

200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内蒙古农业科学院测试研究中心分析定亚23号的品质,籽粒含油率为42.6%,棕榈酸含量为5.84%,硬脂酸含量为2.86%,油酸含量为26.0%,亚油酸含量为14.2%,亚麻酸含量为51.1%。2008年分析,含油率为40.7%,棕榈酸含量为6.05%,硬脂酸含量为4.24%,油酸含量为27.83%,亚油酸含量为12.58%,亚麻酸含量为49.30%。

4 适种区域

适宜在新疆伊犁、宁夏固原、甘肃中部、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胡麻适宜区域种植。

5 栽培要点

5.1 精细整地

前作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耙耱整平,创造良好的生长土壤环境,保证苗齐,苗壮。

5.2 播量、播期

播量以45.0~60.0 kg/km2为宜,并视底墒情况适量增减。甘肃省海拔1 000~2 200 m的产区播期掌握在3月下旬—4月中旬为宜。

5.3 田间管理

该品种苗期生长较缓,营养生长时间较长,因此,要及时中耕除草,创造良好的田间生长环境,成熟后应及时收获,对成熟良好、收获时茎秆干燥的,应及时在田间搭成小垛,待风干后及时拉运、脱粒。

猜你喜欢
胡麻区域试验单株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胡麻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MS 模型的实证分析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白银市胡麻高产高效生产模式调查研究报告
平凉市胡麻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胡麻情结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