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的分析及探讨

2019-01-05 16:24李柏桥向薇薇王茂理
中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秧龄精量绵阳市

何 勇 肖 龙 李柏桥 向薇薇 王茂理 黄 波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621023)

绵阳市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优势产区之一,2013 年 7 月绵阳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市”,安州、梓潼、江油被命名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2016 年绵阳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约1.0133 万hm2,产量3.04 万t,实现综合产值14.65 亿元。

近年来绵阳市积极拓展境外市场,以“国豪牌”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种子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后,已获得印尼、越南等国家注册,并开始向非洲和南美拓展,绵阳造水稻种子市场前景广阔。

1 绵阳市水稻制种发展现状

1.1 生产基地绵阳市的生产基地设施完善,通过多年的投入和改造,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实现了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做到了田面平整、排灌配套、田间道路通畅、适于机械化作业。

1.2 成本上升水稻的收购保护价格从2016 年开始已经连续下滑3 年,而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却在不断上涨,造成了水稻制种户的效益逐年降低的困境,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1],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制种产业更是难以适应这种变化格局。

1.3 效益分析水稻制种的产值基本稳定在3000元/667m2,纯收入在500~800 元/667m2。在5 月秧苗移栽期间,传统手工移栽需要3~4 个工人,人工成本已经从50 元上升到100 元以上;在授粉环节,更是需要高强度劳作,人工成本上升得更多。因此,部分区域的水稻制种纯收入已经与杂交水稻生产的差异不大。

2 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

在绵阳市推广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过程中,最棘手的难题是如何解决水稻母本的机械栽插问题[2]。

2.1 机械插秧父母本生育期变化差异水稻制种的核心技术就是达到父本和母本的花期相遇良好,由于父本和母本播种抽穗的生育期不一致,不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管理,极易造成父母本的生育进程出现偏差。

2.1.1 父母本生育期差异的形成母本生育期短,适合机械栽插,需用秧盘育苗,秧苗秧龄在20d 左右移栽;父本的秧龄期长,只能用传统的育秧方式手工移栽。母本实行秧盘育苗,播种密度大,生长空间受限,即使延长生长时间,也根本无法形成分蘖;而父本进行传统的方式育苗,在秧田内生长空间大、生长时间长,形成的分蘖多。父母本移栽时间基本一致,而它们的育苗方式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栽插方式不同,生育进程极易出现偏差,增大了调节花期的生产成本。

2.1.2 调节父母本的播种抽穗差异父本采用传统润湿方式育苗,因在制种田内栽秧所占的比例不大,基本上是通过手工栽插,而母本因种植密度大,栽插用工多,采用机械栽插大大提高了工效[3]。

母本育苗的生长特点 传统移栽的母本秧,育秧方式同父本秧一样,采用润湿方式育苗,秧龄较长,一般在25~30d 左右,叶龄在5.5~6.5 叶,移栽时分蘖较多,秧苗素质好。而机械插秧的秧苗,因密度大、长势弱、无分蘖,苗龄应控制在20d 左右,若继续在秧盘内生长,将出现秧苗高度增加、茎秆变细、黄叶增加等不良性状,因此机械栽插的母本必须在20d 左右苗龄时移栽结束。

母本机械栽插的返青期 机械栽插的母本秧,秧苗的返青期是随着母本秧龄的增长而增加,观察发现,秧苗在15d 时移栽,返青期只有2~3d;秧苗在20d 时移栽,返青期3~4d;秧苗在25d 时移栽,返青期5~7d;秧苗在30d 时移栽,返青期在7d 以上且长势弱、生长慢、死苗多,需要补充大量肥料促进秧苗生长。

母本秧的大田管理 机械栽插的母本秧,通过多年多点调查发现,只要秧龄在25d 以上,按照传统的播差期,都会出现母本生育期偏晚的现象。究其原因,母本秧的生育进程在秧盘中被耽误,只长身高和叶片,难以形成分蘖,需要在移栽大田后进行分蘖,营养生长过程放缓,同时由于返青期的延长,更加剧了母本的花期延后,从而大幅度延长了母本秧的发育进程[4]。

2.1.3 母本秧的移栽最佳时间通过研究发现,母本秧的最佳移栽时间是15~18d,最迟不能超过22d,即4.5 片叶。在此阶段移栽的秧苗因移栽时根系损伤少、秧苗素质好、生长势强、返青成活快等特点,花期原则上不需要调整。若超过22d,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花期调整难度加大,难以形成统一的调节措施。

2.1.4 母本机插秧和人工手插秧结合对于制种面积大、插秧机少的制种大户,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母本移栽,成功的经验是:根据插秧机的具体情况,在保证秧龄22d 内能够完成移栽任务,如果难以完成,就应该考虑人工栽插,因秧盘秧人工移栽没有了拔秧环节,人工手栽效率高,从而避免了制种母本秧移栽时间过长的问题。

2.2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研究水稻直播栽培是传统稻作最先采用的栽培方法,移栽稻虽能提前播种,集中管理,便于培育壮苗,但因其拔、插秧等移栽工序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生产成本较高,育苗的栽培方式反而成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劳动效率、集约化经营的制约因素之一[5]。

2.2.1 水稻母本精量穴直播技术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是利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按规定株行距及播种量,在大田直接成穴播种,播种时完全能够达到精量穴播。

2.2.2 水稻母本精量穴直播优点水稻直播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免除了传统的育秧和移栽用工,简化了生产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节本增效明显。

2.2.3 水稻母本精量穴直播与人工直播的差异随着种子处理技术、整地技术水平的提高,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成行成穴,分布均匀,利于通风透光;种子入土覆盖,根系发达,扎根深,不易倒伏;可以做到播种、施肥、开沟、施除草剂同步进行,完全克服了人工撒播中的缺苗、草害、倒伏、难收割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2.2.4 水稻母本精量穴直播要注意的问题处理头年落田谷是保证种子纯度的根本保障,在播种前一定要浸田、搁田,促进落田谷发芽,然后翻耕灭杀;播种母本后一定要搞好大田除草,一般采用“一封二杀三补”方式,后期看情况再次除草;直播稻谷要求田面平整,整地时一定要在“平”字上下功夫,做到全田高低落差不超过3.33cm,田面不平易造成播种深度和播种后田间水浆层不均衡,从而影响出苗。

2.3 推广“蔬菜+机栽(播)”模式由于绵阳是稻-麦、稻-油两熟制,季节矛盾十分突出,机栽和机直播需要生育期较短的母本,限制了水稻制种机械化推广的步伐,推广示范的“蔬菜+机栽(播)”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1 “蔬菜+机栽(播)”模式水稻制种一般收获时间是8 月中旬左右,比水稻生产的收获时间提前30d 左右,可以种植1~2 季蔬菜,来年的3 月基本完成蔬菜的收获,为水稻制种提供了极大的茬口时间。

2.3.2 “蔬菜+机播”模式优势更加明显水稻播种时间的提前,为水稻母本扬花错开高温天气、收获避开阴雨天气创造了条件,种子质量得到提升。

2.3.3 “蔬菜+机栽(播)”模式效益水稻制种的播种(移栽)时间提前到4 月,错开了劳动力紧张、劳动成本高的问题,在绵阳市4 月的人工成本是40~60 元/d,5 月 的人 工 成 本 是120~150 元/d;4月播种或移栽,机械大多闲置,租用成本便宜,整地平田时间充裕,保证了种植质量;提前播种,水稻母本种子生产更好地利用了光热资源,产量一般增加10%左右。综合来看,采用“蔬菜+机栽(播)”模式节本增效300~500 元/667m2,而种植蔬菜的收入完全可以与种植油菜或小麦相当。

3 结语

采用蔬菜田制种水稻种子,播种时间更加灵活。对于大户来说,尤其是合作社,机械插秧的效率每天一般是2.67hm2左右,若面积超过13.33hm2的制种户,需要移栽5d 时间,通过5d 一批次播种,可以根据自身设备,调整播种时间及批次,缓解了机械、人工紧张的矛盾。

水稻机械栽插要控制秧龄时间。秧盘育秧的秧苗素质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差,最好在第15 天就开始移栽,第22 天移栽结束,不能使用多效唑等调节手段控制秧苗的生长,否则花期难以调整。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是水稻制种的有效措施。水稻机械穴直播,成行成穴,便于人工去杂去劣,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受到移栽伤根伤叶的影响,减少了返青期差异造成花期的调节难度,更有利于高产稳产。

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还需要更加深入研究。水稻流水线播种、机械栽插、无人机授粉、机械收割、种子烘干等,急需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解决水稻制种产业中的技术难题。

猜你喜欢
秧龄精量绵阳市
正负气压组合油菜精量排种器锥孔盘排种性能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单体驱动器设计与试验
微喷旱育不同秧龄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福建:南安市举办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试验观摩会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特”晚籼稻系列组合适宜移栽秧龄和播种期探讨
不同秧龄和基蘖肥配比运筹对机插稻茎蘖动态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绵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
绵阳市文联精准扶贫重落实,凸显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