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及对房角宽度的影响

2019-01-05 03:33谢明星赖瑶瑶
关键词:前房晶状体眼压

谢明星,赖瑶瑶,李 清

(宁都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 宁都 342800)

在临床眼科疾病中,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较为常见。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患者不可逆性失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两病对症治疗虽然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瞳孔阻滞等相关因素。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不仅能分离闭角型青光眼附近粘连房角,而且还能重建周围相关房角正常结构,恢复房水引流与小梁网滤过功能[1]。今选取因患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而被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分析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此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因患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而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原发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与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标准白内障分级中相关诊断标准[2]被确诊,均属于单眼发病。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②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8.5±4.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3±0.6)年;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8.4±4.6)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4±0.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对白内障与青光眼分别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前30 min为患者静滴5% 250 mL甘露醇,局部滴用1%的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借助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给予降眼压处理,确保眼压为21 mmHg左右。借助0.5%复方托吡卡扩瞳,给予0.4%奥布卡因表面麻醉。打开患者眼睑,在鼻上方1点处透明角膜行主切口,在2点位置透明角膜缘用穿刺到行辅助切口,向前房注入黏弹剂,用撕囊颞给予环形撕囊,在水分离与水分层后用超声乳化技术吸除核与皮质,将折叠的人工晶状体置入囊袋内。向前房注入0.01% 0.2 mL的卡巴胆碱缩瞳后,沿虹膜根部360°朝前房房角注入一定量的黏弹剂,借助吸住针头轻压虹膜根部,让其可和前房钝性分离。前房分离后用注射器将黏弹剂吸除并加深前房,对缝合切口及时给予冲洗与水密,在球结膜中注入2.5 g地塞米松,并将地塞米松眼膏适当涂在结膜囊内。

1.3 观察指标

①用国际标准E型视力表灯箱、眼压测量仪、眼A超仪、前房角镜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与房角宽度。②并发症主要是前房出血、角膜水肿、浅前房、无菌性炎症、虹膜纤维素样渗出、脉络膜脱落、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房角宽度、视力、前房深度明显更高,眼压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治疗效果各指标与并发症对比

3 讨 论

当患者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且混浊,便会产生白内障;当患者眼内压持续或间断性升高导致眼部组织与视神经受损,便会形成青光眼。两种疾病都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要发病群体,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便会引起视野丧失甚至失明。

临床上针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常给予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等方式治疗。虽然这些术式能改善患者视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但术后容易产生较多并发症,并对角膜产生较大损伤。本次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房角宽度、视力、前房深度明显更高,眼压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因为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中,不仅能在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后将人工晶状体置入,而且能加深前房,分离粘连的前房角与虹膜,为房角增宽提供条件,继而根本上解除瞳孔阻滞,确保房水循环通道顺畅,并能降低房角粘连等情况的发生率。此外联合术式中的超声波震荡能改变血房水屏障,增加术后小梁网通透性,方便房水排出,抑制房水分泌[3]。不仅如此,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患者的前房深度与房角宽度更高,并能降低二次白内障手术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给予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提高房角宽度与前房深度,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前房晶状体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青光眼术后患者浅前房的护理体会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