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9-01-05 03:33乌云塔娜
关键词:脑外科舒适度病房

乌云塔娜

(内蒙古锡盟正蓝旗医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7200)

脑外科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患者以危重症者居多。围术期,患者多伴随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且感染等并发症较为常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临床应对护理模式进行改革。可以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到脑外科患者的护理中,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本文以本院患者为样本,观察了改革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护理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26~90岁,平均(52.28±4.19)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16例、脑积水10例、脑脓肿14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21~88岁,平均(52.40±3.97)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15例、脑积水11例、脑脓肿13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人性化护理:(1)术前人性化护理:于探视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对病房的温度等是否满意。根据患者的需求,为之调整病房的温度及湿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患者沟通,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负面情绪。如发现患者对手术较为恐惧,护理人员可为患者阐述手术的流程,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为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的案例的方式,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2)术中人性化护理:保护患者(尤其女性患者)的隐私,做好保暖工作;术中,护理人员应避免谈论除病情外的其他与患者有关的问题;如手术时间较长,可于患者骨突出处与手术床接触的位置放置棉垫,提高患者体位的舒适度;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谨慎操作,避免操作不当而增加患者的痛苦。(3)术后人性化护理:将患者护送至病房,为之盖好被子。将病房温度调整至18℃~24℃的范围内,将湿度控制在50%~60%的范围内,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麻醉苏醒后,告知患者手术已顺利完成;通过为患者播放轻音乐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缓解术后疼痛。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评分对比,护理前,观察组S A S(53.16±1.29)、SDS(52.89±1.34);对照组SAS(53.20±1.31)、SDS(52.77±1.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21.08±0.02)、SDS(21.34±0.78);对照组SAS(35.40±2.35)、SDS(35.8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评分对比

3 讨 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以“以人为本”为主要原则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以维护患者的利益、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展开护理工作,为患者疾病的康复创造条件[1]。

脑外科的常规护理方法,对体征监测等较为重视,但却未认识到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因此,患者并发症等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往往较高。于术前探视时沟通,能够形成对患者的鼓励。常规护理方法没有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脑外科患者中,多数患者均不具有手术经验。因此手术之前,患者对治疗的过程产生恐惧不可避免。这一阶段,如护理人员仍对患者不闻不问,仍以冷漠的态度对待患者,很难体现“人性化”的理念。反之,如果护理人员能够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朋友、亲人对待。患者才能够更加勇敢、更加积极的对待治疗[2]。

综上所述,临床应以“以人为本”为主要思想,为脑外科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脑外科舒适度病房
引流固定支架在脑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综合护理对脑外科护理中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换病房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关于如何做好脑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