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下午茶之比较研究

2019-01-06 17:25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茶席下午茶饮茶

余 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西方文化习俗也不断交融发展,其中,“茶”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而由饮茶习俗发展而来的“下午茶”也成为中西方文化“和而不同”发展中的典型范例。“茶”作为延绵发展千年的一种饮品,产生于中国,流行于世界,中国饮茶的习俗可追溯至秦代以前,到了唐代,饮茶已风靡全国。十六世纪,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荷兰和威尼斯商人将中国的茶引入西方,饮茶这一习俗也在西方社会逐渐盛行开来[1]。由饮茶发展来的“下午茶”属于餐饮的一种方式,“下午茶”介于午餐和晚餐之间,这一餐饮方式最初产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至今,“下午茶”已超越单纯的餐饮范畴,成为现代人休闲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立足对“下午茶”产生发展历史的研究,以中国和英国为重点,对比中西方“下午茶”的演变发展与礼仪,并探析其背后“和而不同”的中西方茶文化,展现这一中西方文化习俗交融发展的典型范例的魅力。

2 中西方下午茶的发展历史和礼仪对比

从广义上来讲,“下午茶”就是介于午餐和晚餐之间的一种餐饮方式;具体而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下午茶”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餐饮礼仪。严格来说,近代以来的“下午茶”产生于十七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一位与英国查理二世结婚的葡萄牙公主将饮茶的习俗带到了英国。后来一位名为安娜玛丽亚的女伯爵每天下午都会享用一杯红茶和一些点心,由此开始,以“红茶+点心”为主的“下午茶”开始在英国乃至西方上流社会流行开来[2]。在十七世纪,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早餐较为丰盛、午餐相对简便,而晚上的社交晚宴常常是八点左右才开始,所以为了补充能量,保持充足的精力,下午适量用餐十分必要,这也是饮茶习俗在西方上流社会发展为“下午茶”的现实原因。到了十八世纪时,随着茶叶贸易的盛行和“下午茶”的流行,“茶”这一上流社会的珍品逐渐流行至民间,在咖啡屋、餐厅乃至百货公司中,均设有“下午茶”的专门场所,这也推动了“下午茶”在西方社会的平民化,近现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下午茶”在民间已十分普及。

“下午茶”在西方社会普及后,主要分为“low tea”和“high tea”两个类型,上流社会主要享用“low tea”,在下午三点至五点之间的午饭后,社交、休闲功能较为突出;而普通民众则多为“high tea”,在晚饭前的时间享用,实用性更强。就西方社会的“下午茶”礼仪而言,主要体现在“low tea”中,一般以红茶为主,配合三明治、饼干等各类点心,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对于盛装茶和点心的餐具也较为讲究,白色蕾丝边的桌布、银质或瓷质茶杯以及鲜花装扮和音乐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下午茶”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西方社会的“下午茶”已相当普遍,遍及商场、餐厅、饮品店、公司等许多场所,“下午茶”的礼仪也因场所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相比而言当今的“下午茶”将实用功能、社交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是人们交流工作、谈论生活,缓解疲劳,享受温暖的一种重要方式。

正如上文所述,广义上的“下午茶”是介于午餐和晚餐之间的一种餐饮方式,在中国,这种餐饮方式由来已久,在古代,无论是在王公贵族中,还是在平民百姓中,正餐之余饮茶都已经十分普遍。在中国,从古至今日常的“下午茶”的形式普遍较为简便,与西方的“下午茶”相比,不注重餐食的配合、精致的饮具和特定的环境,但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都具有补充体能、休息休闲及社交等功能。在日常的“下午茶”之外,中国相对正式的“下午茶”表现为“茶席”,“茶席”之上的“下午茶”注重“茶道”,在器具、流程、场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要求。中国“下午茶”的种类非常丰富,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等都十分普遍,并不以某一类型的茶叶为主,而是根据季节、地域及餐饮的具体时间而定,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茶叶也讲究不同的冲泡方式。“茶席”一般设计在优雅、古朴的环境之中,丝缎或竹制桌布、插花、盆景、古风工艺品等都是经常运用的元素。同时,中国“茶席”之上也十分讲究茶礼仪,如盛名远扬的“十八道功夫茶”的第九道就是“捧杯敬茶”,茶艺师和饮茶之人要捧杯齐眉,依次敬茶给下一位饮茶之人,传遍每个饮茶之人后才可共同饮茶。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英国等西方国家“红茶+点心”式的“下午茶”传入中国,香港、深圳等沿海地区首先接受了这种“下午茶”,逐渐在中国中心城市乃至各个城市之间,英式下午茶都成为人们休闲交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当代青年人中日益盛行[3]。与此同时,中国日常饮茶的习俗和“茶席”式的“下午茶”也对西方社会的餐饮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城市中,都能够看到具有中国风貌、讲究“茶道”的饮茶场所,不同类别的茶也成为越来越多西方民众的日常饮品。

3 中西方下午茶背后的茶文化比较

中西方“下午茶”的发展历程和礼仪不尽相同,虽然二者具有相似的功能,但其背后却是不同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注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茶席”为例,整体风格虽然朴素,但却注重细节,其中包含着许多带有自然属性的元素,如茶室中的插花布置倾向选用疏梅、莲蓬等古朴的花卉,在茶具选用上则倾向于带有水墨书画的陶瓷制品,整体呈现出不注重人工雕琢,不注重高贵华美的清远意境[4]。同时,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集体”的思想,相互敬茶之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也体现了饮茶之人对自身修养的追求。西方茶文化则暗含着“天人相分”的观念,以“low tea”为例,整体风格华美、轻松,突出人工雕琢,包括茶室在内的“下午茶”场所多具有高档的装修,采用精美的装饰物,配合古典音乐或现代轻音乐,营造了一种自由、轻松、浪漫、愉悦的氛围。此外,西方的“下午茶”多配合各类甜点,饮茶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类茶点,体现了西方茶文化中对于个体、个性的关照[5]。

4 结语

“下午茶”已成为风靡当代社会的一种餐饮方式,无论是茶室、餐厅中的“下午茶”,还是办公大楼内的茶水间,“下午茶”都成为快节奏生活中一种便捷、高效的放松方式、交流方式。细观之下,流行、轻快的“下午茶”在中西方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尽管中西方“下午茶”具有不同的礼仪和文化背景,但却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放松身心、畅谈交流、增进感情的机会,从这一角度而言,“下午茶”的风靡不仅是厚重历史的积淀,更是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随着“下午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东茶西渐”“西茶东渐”也成为了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典型范例,在跨文化交际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茶席下午茶饮茶
下午茶
茶席设计的研究综述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英式下午茶
准备下午茶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月下饮茶
来喝下午茶
择一处创意的茶席入座
茶席·民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