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在肩肘配合下引入斜面训练对于水平面训练的影响

2019-01-07 05:22陈苗苗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前臂偏瘫上肢

陈苗苗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脑卒中是因为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产生疾患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涨,脑卒中导致的偏瘫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特别是上肢功能的恢复一直都是偏瘫康复训练的重难点,有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偏瘫患者在发病后都会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将分析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在肩肘配合下引入斜面训练对于偏瘫患者水平面训练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最小为49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为(55.98±10.29)岁,平均病程(39.82±19.57)d;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最小为50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为(57.29±11.31)岁,平均病程(42.59±20.33)d。两组患者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15例。这些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等资料对比分析都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常规上肢康复训练[2],治疗师通过一对一的辅助治疗,训练包括作业和物理治疗,每天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训练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康复机器人对肩关节进行屈曲、内收以及外展等训练,并对肘关节进行屈和伸等训练,训练前臂旋前和旋后。训练包括单关节训练、二维训练和三维训练,单关节训练主要通过枪击、射箭以及煎蛋等游戏项目来加强肩、肘关节的训练,二维训练是通过摘苹果、擦拭墙、几何图形等游戏项目来对各个关节协调训练,三维训练是通过击球练习来加深二维训练的练习。肌张力比较高的患者在训练去前要被动活动5 min左右,不同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强游戏强度,最开始的训练必须由专人进行辅导,患者每日进行30 min的训练。

1.3 观察指标:用机器人的评价系统对两组患者训练1个月后的肩、肘活动度进行评估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此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肩、肘以及腕关节的活动度评分差异不明显,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6例)肩内收评分为(63.87±17.35)分,肩外展评分为(76.33±25.96)分,肩前屈评分为(77.92±24.35)分,肘屈评分为(74.12±23.85)分,前臂旋前评分为(41.28±16.32)分,前臂旋后评分为(37.51±15.28)分;对照组患者(24例)肩内收评分为(51.76±15.83)分,肩外展评分为(61.86±21.59)分,肩前屈评分为(62.82±21.56)分,肘屈评分为(60.35±20.48)分,前臂旋前评分为(26.59±16.38)分,前臂旋后评分为(27.54±15.31)分,。两组患者肩内收对比结果为(t=2.571,P=0.013),肩外展对比结果为(t=2.133,P=0.038),肩前屈对比结果为(t=2.314,P=0.025),肘屈对比结果为(t=2.182,P=0.034),前臂旋前对比结果为(t=2.439,P=0.018),前臂旋后对比结果为(t=2.303,P=0.025),采用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的观察组上肢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致残率也在上升,有30%~7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丧失,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并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早期肩肘配合下引入斜面训练十分重要,不过由于上肢的功能康复会慢于下肢功能康复进度,上肢的康复训练一直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水平面训练的重难点,主要是因为上肢涉及中枢部位比较多,下肢只需要有支撑功能就可以。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般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进行康复治疗[3],患者只能被动的接受康复治疗,治疗的过程比较枯燥无味,患者自身的积极性和治疗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我院在运用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患者使用上肢机器人在肩肘配合下引入斜面训练,能够有效提升水平面训练效果,上肢康复机器人也可以减轻治疗师的负担,成功调动了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偏瘫患者的肩关节和肘关节有了显著的提升,对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是有积极作用的。

综上所述,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在肩肘配合下引入斜面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水平面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而且患者还会主动的配合治疗从而提升临床疗效,所以将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运用于临床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前臂偏瘫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漫画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2例——附单纯功能锻炼2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