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9-01-07 05: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型肝炎肝功能

刘 洋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传染科,辽宁 鞍山 114100)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肝功能衰竭中最常见的类型,而80%以上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目前临床上还缺乏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药物,虽然能通过手术进行肝脏移植,但面临着肝脏供体严重缺乏及费用昂贵的难题,因此发现并减少诱发因素是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关键[1]。笔者对本单位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5例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对可能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5例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7例,女性18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7.2±19.5)岁。所有患者存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症状,符合《肝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及原发肝癌患者。

1.2 方法: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现病史及婚姻史等一般临床资料,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及药物治疗史,并让患者仔细回忆近期有无感染、发病前有无酗酒、暴食、近期有无过度劳累及大的情绪波动等。对所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诱发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2 结果

未接受正规抗病毒药物治疗者31例(47.7%),自行停止抗病毒药物治疗者19例(29.2%),细菌感染者23例(35.4%),过度饮酒者17例(26.2%),服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者22例(33.9%),情绪波动或者过度劳累者5例(7.7%),合并有其他肝脏病毒感染者5例(7.7%),原因不明者7例(10.8%)。

3 讨 论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的肝功能严重损伤,短期内发生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腹水、伴有或者不伴有肝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失代偿的临床症候群。临床诊断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依据有:①患者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甚至呕血等消化道症状;②患者黄疸迅速加深,血清中总胆红素高于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或者每日上升>17.1 μmol/L;③患者有明显的除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40%;④患者出现失代偿性肝硬化腹水[2]。

乙肝病毒再激活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研究显示[3-4],乙肝病毒感染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攻击攻击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必须要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和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的参与,只有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同时识别这两种抗原后才能与之结合并攻击感染的肝细胞。乙肝病毒再激活后,乙肝病毒特异性T淋巴细胞CD8+会因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减少而增多,导致肝脏损伤。本组研究中因未接受正规抗病毒药物治疗导致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有31例,占总人数的47.7%。因此保护肝脏、抗病毒治疗是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关键。

肝脏是各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分解和代谢的重要器官,药物在分解代谢的过程中都会导致肝脏细胞的大量死亡,使肝脏分解、排泄有毒物质的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出现失代偿。田梅梅等研究显示[5],抗结核药物、解热镇痛药和中药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药,而且近年来药物性肝损害有逐渐上升趋势。虽然在停止服用具有肝脏毒性的药物后肝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例非常常见。本研究中因服用肝脏毒性药物导致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有22例,占总人数的33.9%,足见肝毒性药物对肝脏的危害之大。

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进入肝脏后分解成乙酸,影响肝脏内脂肪酸的分解;②肝脏运输脂肪酸需要脂蛋白,而脂蛋白的合成需要磷酸,胆碱又是合成磷脂的主要原料,但酒精会使人体胆碱需求量明显增加,脂蛋白合成受限,影响肝脏运输脂肪酸的功能;③酒精会刺激肾上腺和垂体肾上腺轴使脂肪分解增多;④酒精会增加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使肝细胞大量摄取脂肪。过度饮酒后会使脂肪短时间内在肝脏大量堆积形成脂肪肝,严重损伤肝功能引起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因此大量摄入酒精被认为是诱发肝功能衰竭并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7]。一直以来,酒精都是欧美国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引起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迅速增加。本研究中肝功能衰竭前大量饮酒的患者有17例,占总人数的26.1%。

非病毒性感染也是诱发肝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乙型肝炎肝硬化后期出现失代偿性肝硬化腹水,患者会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但在长期用药过程中会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增加真菌的感染率。细菌和真菌感染都会造成肝功能的损伤,诱发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本组研究中因感染引起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有23例,占总人数的35.4%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虽然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但我们也要对可能引起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依从性,减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乙肝病毒乙型肝炎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