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研究

2019-01-07 05:22邬宏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6期
关键词:输入量结扎术悬液

邬宏峰

(海城市中医院妇产科,辽宁 海城 114200)

前置胎盘是产科诊室中多发疾病,对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均有严重影响。在临床中,对前置胎盘治疗方案就手术,但是由于手术难度高,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概率非常高,若术后发生在再出血情况,需对患者子宫进行子宫切除,对不仅对产妇心理产生影响,更对其生理产生一定压力[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改良式宫颈环结扎术在临床中应用率越来越高。所以,本文针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产妇实施改良式宫颈环结扎术,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治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共104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组52例。

参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4.44±1.74)岁;研究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4.50±1.7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前置胎盘;②患者或者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剔除标准:①肿瘤;②血液传染性疾病;③精神系统疾病;④语言障碍;⑤中途退出者;⑥认知能力障碍。

1.3 方法。参照组:对其实施子宫动脉结扎术。研究组:对其实施改良式宫颈环扎术。为降低宫颈出血发生率,先进行子宫动脉和静脉上行支结扎术,并且将患者子宫下段和宫颈管完全暴露出来。在患者子宫切口下方的宫底端,暴露子宫静脉,应用1号线进行缝扎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子宫静脉和动脉结扎情况。结扎操作结束后,可将子宫体上提,下推膀胱,将子宫切口完全暴露出来,应用卵圆钳对宫颈管进行试探,并对宫颈内口进行扩张,医师将手指作为参照,在子宫下段切口3 cm左右,选择中心点,进行缝合,针数为4针,保证宫颈一圈均被结扎,此外,应在出血部位应用止血带进行处理,保证进针和出针距离保持20 mm左右,缝合后确认容纳1指,对子宫内部是否会出血活动性出血情况,若没有出现此类情况,需还是基础缝合,将腹腔进行关闭。

1.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红细胞悬液输入量。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治疗情况。参照组:手术时间(97.98±3.44)min,出血量(855.65±39.66)mL,红细胞悬液输入量(2.85±0.55)U;观察组:手术时间(69.54±3.46)min,出血量(500.87±39.89)mL,红细胞悬液输入量(0.78±0.46)U;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优于参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参照组:感染3例,褥疮2例,总发生率9.62%;观察组:感染1例,褥疮0例,总发生率1.9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低于参照组的9.62%,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可以中断子宫下段血流情况,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应用此方法开展治疗,可降低子宫血液流动量[2]。因为血液流动量下降,可抑制子宫下段依附部位血窦供应情况,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3]。此外,改良式宫颈环扎术针对子宫下段、宫颈肌层比较薄弱以及宫颈肌不敏感的患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

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实施改良式宫颈环扎术的适应证为前置子宫下段出血,应用按摩或者缩宫素均无明显治疗效果。此次研究中:应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优于子宫动脉结扎术;应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不良反应发生率1.92%低于子宫动脉结扎术的9.62%,这有力的证明了改良式宫颈环扎术的优势性。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几点:对子宫在进行缝合时一定要尽可能提拉供体,降低对输尿管产生的损伤,在手术过程中向下推动膀胱,对子宫浆膜面进行缝合,避免膀胱和直肠等部位受到损伤;打结过程中掌握好力度,达到最佳的止血效果;针对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医师选择熟练的止血方式进行治疗[4]。对切口进行缝合后,加强对子宫下段出血部位的观察,确定止血效果理想后,将宫腔关闭,术后对宫底进行按压,观察宫颈管是否通畅,做好抗感染措施。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其禁止吸烟喝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疾病康复[5]。

综上所述: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还可保留患者子宫,从而获得患者与医师的认可。

猜你喜欢
输入量结扎术悬液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勘误
蒙特卡洛法在发动机推力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中的应用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电流互感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输注不同量红细胞悬液对患者出凝血功能的影响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输入量与尿量比在深Ⅱ度烧伤患者休克预防性补液中的应用分析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