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1-07 08: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张 洋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临床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破裂而导致的。这种病情发病较凶猛,临床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进行彻底的抢救,可能会导致患者颅内血压升高,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病情严重的话会使患者丧失意志,这种病情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1]。临床对于这种病情在进行干预的时候,主要以药物治疗和相关护理为主,治疗期间,应该时时对患者的血压状况和颅内压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且有效的做到对于患者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当中的价值,并且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择其中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1例。对于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20∶21,患者的年龄58~88岁,平均年龄为(68.2±12.4)岁;观察组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19∶22,患者的年龄59~87岁,平均年龄为(68.9±11.4)岁。本研究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存在有高血压症状,而且患者存在有头晕、头痛和呕吐等情况,选择采用CT检查,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球脑血管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脑出血的诊断标准的相关指标,本研究所有患者不存在有家族遗传史和精神病史。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于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为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因本研究篇幅有限,不做详细的赘述。对于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①呼吸道护理:需要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指导患者能够进行自主咳痰,为患者选择最佳的舒适体位,并且经常帮助患者更换体位,每间隔1 h为患者进行拍背一次。②生命体征:对于监护室当中患者的心率情况进行检测,了解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相关的生命体征,并且进行监视,对于相关的数据和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确保患者体温不能超过39 ℃,如果体温过高区域为患者进行持续降温处理,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时刻的将生命体征的大致情况报告给主治医师[2]。③消化道护理:如果患者神志清醒需要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如果患者存在昏迷不醒的情况,需要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液,通过胃管内滴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给药,营养液需要保持在500~1000 mL。④情志护理: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情绪异常,使患者的情绪存在波动,护理人员应该应用多种方式为患者转移注意力,实施情志护理,平复患者的心情,这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重大的意义。⑤感染护理:对于本院内和科室的卫生条件和环境予以重视,在进行护理干预过程当中,应该保证无菌操作,相关的治疗措施和治疗手段必须要求严格,重点对于患者的呼吸道卫生清洁进行保证,以便于促进患者肺部的呼吸感染的预防[3]。⑥饮食指导: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做好对患者饮食护理工作,患者需要摄取易消化类的高营养的食物,要保证患者在饮食上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患者饮水需要适量,充分对患者机体的电解质进行补充,糖类和蛋白质类的食物,应该进行适量的摄取。⑦皮肤护理:强化对于患者的皮肤清洁工作,定期的为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因为相同部位长时间受到挤压,而产生压疮情况。

1.3 观察指标: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评价并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的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当中进行检验,本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的版本为IBM SPSS26.0,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38例,对照组治疗25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98%,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出现1例肺炎患者,1例静脉炎患者,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例褥疮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肺炎患者,3例静脉炎患者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5例褥疮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9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评价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6±3.2)d,对照组为(28.5±4.8)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对对照组来说更短,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是患者颅内压出现持续升高,患者存在头痛、呕吐等多种表现,对患者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将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为患者需要进行病情的有效控制,尽管临床现如今的治疗技术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在致死率上仍然存在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一般是因为患者发病之后长时间的卧床导致,使患者聚集了大量的痰液,导致有多种的并发症情况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研究主要分析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所取得的效果,从本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更好,证实了预见性护理应用的价值。预见性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那么护理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之内做出具体的应对。如说患者体温超过39 ℃,可以立刻使用冰袋对患者进行冷敷,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脑细胞。如果出现了瞳孔放大的情况,血压持续升高,则可以直接报告主治医师,为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预见性护理能够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前对相关症状进行预防,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根据病情发展的规律和变化特点,使护理人员对患者所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护理,能够对患者进行切实的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身体和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