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2019-01-07 15:18向守才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教育

向守才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产业也同样蓬勃发展,借助新媒体可以更好的宣传各种思想,信息传播更快更及时。高校借助新媒体,可以让思政教育的渠道更广泛,加强学生的管理,让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更方便快捷,彼此能够畅所欲言的借助新媒体表达心声,消除师生固有的隔阂,学生思政工作在无形中得到强化。

1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思政教育模式过于应试化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落到实处,要遵循思政教育的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五位一体化”教育模式,是指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仍然比较单一,整个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思政教育更像是走马观花,一般模式为:教师口头讲述、学生听取教师教诲、理论考试或者行为遵守等,思政教育没有结合学生性格特点进行,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一般,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无法理解思政教育的精髓所在,思政教育在高校收到的效果甚微。

1.2 思政教育脱离主流新媒体

习近平书记特别强调,要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将思政教育贯彻到学生内心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学校办学思路的“灵魂”,紧密融入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思政教育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让个体的身体成长、知识认知、思维等形成一定的规律。在当下高校,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主流交际工具,互联网普及率特别高,但是高校教师没有利用这个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新媒体海量信息、快速和交互、生动的特点只是用在学生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上,思政教育的内容特别少,另一方面新媒体也存在很多的缺点,比如开放性强、外部不好的思想很容易传播到学生心中,教师很难监控和掌握学生的思政心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新矛盾,新问题,这些都是目前高校在思政教育上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高校思政管理者和教师、辅导员的重视。

1.3 新媒体思政教育用力过猛

新媒体虚拟性强,大学生可以毫无顾虑的依托互联网海量信息打破传统的道德观念,进而扭曲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些社会的不良思想作风通过新媒体肆无忌惮的进行传播。高一些高校管理者利用新媒体宣传思政教育时过于在意一些思政的条条框框,而不是利用新媒体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造成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存在的意义。

2 如何将新媒体合理的运用到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上

2.1 改变传统的应试化思政教育模式

学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转变思想,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教师只是整个思政教育的策划者和引导者,更多的聆听学生的心声,加强学校对思政教育的落实工作,利用高效思政教育信息网,丰富思政教育宣传的途径。同时,高校要紧密联系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思政事件,让学生坐在一起一块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会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从而拓宽他们的思想,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也多了一份沟通和了解。比如学生通过新媒体了解到了最近发生的香港暴力事件,但是他们可能从网络上只是看到了片面的情况,这个时候思政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知道,暴力事件是少数极端分子故意破坏香港特区的繁荣昌盛,想毁掉香港的法制基础,毁掉“一国两制”的路线。大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就会明白香港发生的暴力事件是一切法治、文明、理性社会所不能容忍的,一切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践踏法治尊严、破坏社会安定、侵害公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都逃脱不了被追究法律责任的结局。这样的思政教育过程,借助了新媒体的力量,大学生思维得到了拓宽和发展,思政教育路线更宽了,比传统的应试化思政教育效果更好、意义更深远。

2.2 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属于灵活性比较强的教育资源,学生不管是在日常学习还是生活中,处理问题时的效率都会变得很高,高校借助新媒体实现思政教育创新是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在新媒体思政教育创新上,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课程利用微课和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学生,学生利用微信、QQ或者公众号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可以将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公众号发送给大家,这样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实现思政教育的全面化。当然了,学生不能不参加课堂的学习,新媒体只是将思政教育知识形象化和重点化,同时让一些内向不喜欢表达学生的思想通过新媒体表现出来,针对性很强。其次,高校要加强新媒体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比如可以针对学生的爱好,多建立一些学习公众号,比如“情感交流公众号”、“你的思想、你来表述”、“思想意识决定你的高度”,学校定期将一些社会问题热点问题通过公众号发布给学生,学生看到这些内容就会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让社会问题变得公众性和监督性、一些不好的思想和做法就会在我们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少。

2.3 加强新媒体思政教育宣传的实践性

高校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新媒体的使用,将新媒体的一些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新媒体的本质,让新媒体的使用在合理的范围之中,发挥出新媒体在信息筛选方面的优势。教师也要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新媒体鉴别有价值的信息,让不良的思想远离学生的内心,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更符合我们的主流价值。除此之外,教师在平常也要进行学习,掌握新媒体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技能,学会如何进行信息的甄别和分享,教师本身要有自己的思政教育方法和路线,只有这样才能教好学生。学校要对思政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重点是新媒体的思政教育创新方法以及一些基本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要求。另外,除了在学校进行新媒体思政教育宣传外,高校也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去切身感受一些对我们生活影响深远的事情,比如学生通过新媒体了解到了一些革命烈士的英勇事件,但是他们只是从互联网上看到和听到别人的评价,无法真实感受,这样他们的思想政治理念就比较薄弱,教师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去一些博物馆或者英勇烈士纪念馆去切身感受一下英雄的伟大,在导游的讲解下,自己再结合在新媒体上看到的内容,便会对整个英雄事件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自己更加感受到了祖国繁荣昌盛是我们这一代的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样的过程,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有意义,新媒体的实践性也更强。

3 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大学生在高校生活和学习接触到的东西比以往任何一个学习阶段都多,大学生的思想在这个阶段容易产生变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快,大学生思想借助新媒体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在利用新媒体上做的还不是很好,思政教育模式过于应试化,思政教育模式脱离主流新媒体,在一些局部高校新媒体宣传思政时用力过猛,学生接受程度普遍不高,这些都是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指出,高校要努力改变目前新媒体思政教育模式,以学生文本,多注意利用新媒体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将一些社会热点时政与学生进行内心交流,多听他们的想法和看法,也要注重新媒体思政教育的实践性,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意义比较强的活动。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