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

2019-01-07 01:37朱治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朱治国

摘  要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动手实验为学生认识科学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科学;动手实验;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5-0127-02

1 前言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动手实验,可为学生学习科学基本理念和科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并促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带领学生做好动手实验并保证动手实验的有效性,是学生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关键,小学科学教师需要不断对此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2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

明确科学地位,重视科学动手实验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时代背景下,科学事业发展和科学人才培养都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在小学阶段,科学课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只有认识科学课的重要性,并重视学生科学动手实验,才能真正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然而,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像小学科学课这种与升学无挂钩联系的课程往往是得不到重视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并没有带领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动手操作,这样的教学观念与方式显然都是大错特错的,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无从谈起[1]。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明确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地位,并要认识到实验既是学生参与探究自然事物的过程,也是思维外显的过程。在科学课学习中,实验动手操作过程比死记硬背科学结论更重要,教师只有真正重视学生的动手实验,才能真正为实现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深入钻研教材,周密设计动手实验  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大体流程为: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讨论交流→总结反思。这六个教学环节不需要教师全程参与,但前期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细致,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识特征分解实验教学难点,夯实实验教学重点,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如在教学“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笔者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读,为学生设计三组实验,实验一,准备木块、石头、橡皮泥、胡萝卜、塑料泡沫等材料,猜想物体的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二:准备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铁块、塑料

块、萝卜块,探究物体的浮沉是否与重量有关;实验三,准备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铁块、塑料块、萝卜块,探究物体的浮沉是否与体积有关。通过三个明确的实验设计,带领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可促进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构建教学常规,规范实验动手行为  在新课程标准推行过程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故而这样的小学科学课堂一定是“热闹”的,容易出现秩序混乱,将实验当作游戏来玩。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若是给予严厉批评,很可能会对探究气氛造成影响。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是困扰很多小学科学教师的问题,并对动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对此,笔者提出的建议就是构建科学课教学常规,规范学生实验动手行为。如在开课伊始,先教学生规矩,告知学生实验不是游戏,实验是有目的性的,观察与思考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若是实验出现问题或者疑问,可以退出,但是要举手示意,切记不可借实验动手操作机会而借故“开小差”[2]。

经实践教学发展,在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前,笔者将这样的常规先向学生宣读一遍,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初步遵守,并习惯这样的科学课堂动手实验学习;而在一个学期后,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有了明显变化,实验活动声音静下来,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专心致志地展开实验,这为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提供了极大保障。

把握童心特点,展开趣味动手实验  与文化课程相比,学生对于可以动手的实验课的热情是很高涨的,但是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并不成熟,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很多时候课程刚开始时兴致勃勃,但是一段时间后,新鲜劲儿过了,学习热情就难以保持。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童心特点,带领学生开展趣味动手实验,从而更好地保障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

如在教學“什么样的土容易被侵蚀”时,为了能够促使实验教学更具趣味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大家来找碴儿”的实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最容易被侵蚀的土。这样的实验动手操作教学更具趣味性,因此可更好地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又如在“光与热”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动手实验教学开展前增添一个“锦囊妙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思考可以把火柴点燃的各种方法。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十分新奇有趣的,学生在动手实验前热情高涨,进而为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改进科学实验,培养实验创新精神  在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习惯于采用照搬照抄的方式,即一切按照教材实验设计方案而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不仅毫无新意,也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在课堂上难以展开,容易出现实验现象不明显,延误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因此并不是最佳的实验方案选择,会对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对实验做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如在教学“不一样的线路连接”时,教材中提出的很多实验器材,学校的实验室都没有;同时对于四根接线柱的接线盒电路连接,学生也很难理解,容易出现掌握不好的问题,从而对动手实验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教育界前辈朱正元先生曾经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中并不一定非得用那些高端的仪器材料,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废旧物品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教学效果。笔者就带领学生使用三夹板和螺丝自制“电路检测板”,这种化无而有的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引导合作学习,增强教学有效保障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知识掌握有限,若是想要让他们单独完成动手实验,往往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在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教学中,多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动手实验,这就为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极大保障。

在合作动手实验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本次实验课程的目标和方法,促使学生可以有计划并按照一定步骤进行动手合作实验。其次,要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即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6~8人之间,同时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并让其对组内成员分配任务,维持整个动手合作实验的秩序。再次,要让学生对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并查明小组内得出的科学实验结论,而其他的小组要认真倾听。最后,要对学生的动手合作实验做出全面总结,帮助学生升华对科学实验的认识。

课后延伸探究,加深科学实验认识  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是一个螺旋递进的漫长过程,而实验学习不仅限于教材和课堂,科学实验存在于广阔的生活天地之中。因此,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延伸实验探究,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促使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如在教学“种子的萌發”时,种子萌发是需要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的,教师在课上可以将相关实验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课后对这一动手实验进行持续性探索[3]。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绿豆或者黄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将种子的整个萌发过程记录下来,从而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认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又如在教学“硫的净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尝试亲自动手制作可以净化硫的装置,通过课后延伸实验动手探究,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生活天地之中进行科学实验学习,可极大地保障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

掌握基本方法,提升动手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启蒙”两个字,不仅是对科学知识认识的启蒙,也是科学实验方法掌握的启蒙。在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明确地认识到,科学实验是严谨规范的,只有运用正确的实验方法,才能为最终的实验效果呈现提供保障,

结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就是一看、二摸、三听、四闻。以“水和食用油”这节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看,观察两组液体在外形上有何不同,学生会直观地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而油是有颜色的;然后,教师让学生用手去触摸,学生会发现水液体流动感很强,而油更加黏稠;“听”这一环节可以省去,直接进入“闻”的步骤,学生会发现水是没有任何气味的,而油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上述实验方法是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最常见的实验方法,这些基本实验方法的掌握,可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科学素养,为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3 结语

科学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因此,科学课在小学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教学地位。动手实验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一种基础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而言,动手实验可帮助他们深化对所学知识点的认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做出经验总结,探索出更多可行的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苏秋英.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8):23.

[2]王秀富.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5(9):78-79.

[3]张东海,马佳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J].飞:素质教育版,2014(5):114.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开设物理学史对高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