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愿在肮脏的教室讲述美好

2019-01-08 03:16李爱萍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代劳变通班会课

李爱萍

班主任节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班的学生为班主任组织一节班会课,我们班的班长和团支书为了这节班会课花了好些心思。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全班每个人为我写一段心里话,然后粘在一个精致的笔记本上送给我。虽然我知道这些因为形势所迫而写的心里话,其真诚度是要打折扣的,但还是细细翻阅了起来。果然,几乎都是在表达感谢和赞美,直到快翻到末尾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张纸条,只有短短一行字:做事太过中规中矩,不懂变通。

老实说,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我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这个孩子洞察力极强,因为“中规中矩,缺少变通的魄力”恰恰是我对自己个性上最不满意的一点。然后我开始回想,两个月来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上,哪些方面有可以更灵活处理的空间,以便接下来能够有所改进。不过反省归反省,当时的我也下定决心,有些环节,即使部分学生不理解,我也一定要坚持到底,比如教室的卫生和整洁。

原因有很多方面,最肤浅的便是学校每天要检查,如果做得不好,扣分是其次,挂到橱窗里全校都看得到,面子上挂不住。而且,教室里有四五十个人挤着,卫生状况再不好,更容易感冒生病甚至交叉感染,身体不舒服不说,还影响学习。再有,第一年做班主任的时候,有位任课老师直接就跟我说:“每次到你们班上课,看到乱糟糟的讲台、课桌,心情都不好,下了课连多待一分钟的欲望都没有。”话虽然说得不客气,但确实是这么个理。而最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一间教室的干净、整洁程度是一个班级学生的习惯、素养、学风的最好体现。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其中有一篇文章《我不愿在肮脏的教室里讲述美好》真是让我读得心有戚戚焉。我觉得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击中了我的内心,每一句话都是我想说而一直没有对学生说明白的,并且在具体的做法上还有我远不能及的魄力跟远见。

吴非老师说:“这个教室里的几十名学生都是正在接受教育的人,是有劳动能力的,他们能够为自己服务,他们应当保持教室整洁。”“如果学生在教室里就随手乱扔垃圾纸屑和杂物,他走出教室也会乱扔。”

吴非老师说:“这些学生,他们走在街头,谁都会注意到他们的‘名校身份,他们以后大多会考上‘985‘211。然而,他们连自己读书的几尺地方都不清扫,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成绩是多少名,却不知爱惜个人名誉,没有培养尊严!”

吴非老师还说:“放在以前,我会‘示范,用三五分钟清理一下,但现在,我不能代劳了。学生把教师的代劳当成理所当然。”“当一摞两尺高的教辅书堆在讲台正中、挡住我的视线,让我的讲义也无处安放的时候,我抱起这一摞教辅书扔到了教室最肮脏的角落。”

“当教育无用时,惩罚会令他们记忆深刻。”吴非老师对学生说,“我希望你们记住这件事,同时记住,我不原谅你们。因为你们到这个年龄,仍然没有公共意识,连一间教室都能成这样,怎么能指望你们这样的人去管理社会?我能相信你们什么?”

是的,每年都有那么多学生结束高三生涯,可是很多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那些曾经帮他们敲开渴望的大学之门和自由生活之门的书通通撕掉、扔掉。高考之前他们疯了似的一遍又一遍做着习题看着书,为什么轉眼之间就表现得如此痛恨、不共戴天?归根结底,所有的知识只是他们眼中的工具,他们心里没有对知识的敬畏,没有对青春的欢喜,没有对作为一个独立的有人格的生命体的意识。所以,从前、现在,乃至以后,我都希望能努力做到:不在肮脏的教室里讲述美好,不和没有自尊的学生讨论所谓的理想。

猜你喜欢
代劳变通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智能橡皮生病了
严禁家长代劳需在作业设置上动脑筋
事不凝滞 理贵变通
受教育不能他人代劳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数学变通
刻舟求剑
拥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