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蜜蜂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

2019-01-09 06:10毕桂春
中国蜂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蜂巢蜂群外界

毕桂春│文

黑龙江东宁市老黑山镇中心小学,157222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营造不适宜病原体繁殖传播的环境,通过对蜜蜂饲养管理各环节入手,一定要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给蜜蜂创造一个良好的繁育生存环境,从而避免蜜蜂疾病的危害。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蜂巢内温度影响

蜜蜂个体生活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蜜蜂的幼虫、蛹期发育温度在34℃~35℃,当温度高于37℃时,幼虫将会死亡。当温度低于32℃时,蜜蜂发育受限制。幼蜂出房后,体质弱寿命短或残疾。成年蜂生存最适宜温度为20℃~25℃,个体临界温度中蜂为11℃,西方蜜蜂为12℃~14℃,低于临界温度时蜜蜂出现翅膀僵硬,停止飞行,并相继死亡。当温度高于40℃时成年蜂停止一切采集活动,大于50℃时,成年蜂会拼命振翅,相继死亡。

蜜蜂的群体温度在蜂群没有子脾时,群内温度一般在14℃~32℃之间变动,当蜂群处于繁殖阶段时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虽然外界温度波动幅度大,但巢内繁殖温度通过蜂群活动来进行调节。将育虫区温度调节到34℃~35℃,当特殊气候和人为改变巢内温度,蜂群自身无法调控时,无法维持育子区在34~35℃相对恒温时,太低的温度造成卵虫蛹无法发育,出现冻伤,高温同样会造成卵虫蛹的死亡。

二、巢内湿度影响

湿度通常指的是空气中水蒸汽含量,可以用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来表示,绝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汽的实际量,相对湿度则表示实际水分在某个温度和气压条件下的饱和度之比。在一个健康的蜂群内,蜜蜂通过群体活动,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如果蜂巢内有卵虫孵化,巢内适宜的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为75%~80%。蜂巢内相对湿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卵虫孵化。

三、食物质量的影响

食物是影响蜜蜂寿命的关键因素。食物的数量养蜂人一般不会忽视,但质量没有受到重视。花蜜不但给蜜蜂提供糖类营养,同时提供大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花粉则在为蜜蜂提供蛋白质成分的同时,提供大量氨基酸、酶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是蜜蜂生长发育、抵抗疾病所不可缺的,所以蜜蜂的食物应以天然花蜜、花粉为主,在流蜜后期要留足天然饲料。实践证明,利用天然饲料使蜜蜂越冬更安全,而用劣质饲料则易引起越冬失败,或蜂群染病。

四、饲养管理方法的影响

蜜蜂的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蜂群对疾病的抵抗,甚至直接引起蜂群的非传染性疾病害。与蜂群正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饲养管理措施,主要是蜂群温度的调控,饲料蜜和花粉的留取比例,蜂王浆的生产强度,这些直接关系养蜂的生产效益。要综合计算养蜂生产投入和产出,不要只关注短期利益,人为给蜂群加大了生产强度。饲养管理跟不上,蜂群福利下降,必然会引起蜜蜂疾病,造成群势弱小,生产能力不足,错过生产季节,那就得不偿失。

五、什么是蜜蜂疾病

蜜蜂疾病是一个过程,代表着蜜蜂个体对外界损伤和损害反应。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包括生物刺激和非生物刺激,都有了一定的适应范围,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蜜蜂会针对刺激做出调节。如果外界刺激强烈,超出了调节能力,扰乱了正常的生理过程和生理功能,产生生理上、结构上、功能上、行为上种种异常。这种异常就是“疾病”。

猜你喜欢
蜂巢蜂群外界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诠释蜜蜂中毒的诸种“怪象”
“蜂群”席卷天下
走进科学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换蜂巢
改进gbest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火星上的“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