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杯朵贝 温暖金秋

2019-01-09 06:35肖正广
贵茶 2018年5期
关键词:紫荆花茶山安顺

文-肖正广

茶业的发展,往往得力于许多小人物,以现在故乡安顺的朵贝茶来说吧。

朵贝茶是贵州历史名茶,其起源至今已无法考究。有史可查的是,明末年间,因进贡皇室而闻名遐迩。清代《安顺府志》有记载:“安郡四乡——近多种茶,其嫩芽如雀舌者,于谷雨前采之。而播种则以谷雨节为迟矣。”“茶俗名丛茶,谷雨前采者名毛尖,色味俱佳”。 在现存的一些历史材料和当地本土作家的文章里,甚至当地人对朵贝的介绍上,宣传茶叶的资料里,都说明源起于明代,作为明代屯堡遗留的文化,黔中汉文化圣地,说朵贝茶发源于明代,无可争议。

朵贝的故事,在古代人那里寻找不到多少,所以朵贝茶的发展得益于当地人的努力。毕业以来,至今走过安顺普定的茶山,有化处朵贝,有轿子山镇。认识的普定茶叶工作者有几位,企业也有几家。茶山环境都很漂亮,有在山顶的,如贵州绿源茶叶公司;有满山都是茶园间作的,如化处镇的几家公司。这些茶山上出落的地方群体种——朵贝种,茶叶细嫩、中小叶。为此,我也曾拟过一首宝塔诗赞扬过

芳草,霄芽

藏百姓,山人家

洗净铅华,除了篱笆

煮来煎点泡,待客醉清花

饭后厌食不下,催它跃触六峡

除却烦尘老不弃,惹就一生足酣夸。

茶叶在中国人的眼里,是极具人文意味的,它有很多别称,除了“茶、槚、蔎、茗、荈”之外,还有旗枪、翠芽、雀舌等以形状命名的美称。安顺的茶,亦有它独特的称呼,像贵安云杉茶、瀑布茶、朵贝茶,这些茶叶似乎是与天地融合,将这片土地的山水林木,花草绿意粘贴在这茶芽的形状上。

今天到轿子山镇,听到几首本地作家丁杰老师和民族歌手所做的词,“好山出好水,好人出好茶……”还有《煤二哥》里的方言唱腔:“温起茶来给你喝……”十足的农家茶韵。

这使我想到历史上的茶诗不少,但读唱顺口,有趣佳妙的茶诗,记忆里留存的除了郑板桥《竹枝词》之外,别无他趣。诗言:“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喝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这首读唱起来像茶山上的情歌,湓江的对面就是我家,哥哥若是得闲的话,请来这紫荆花下黄土构筑的房里饮一杯茶。这等待的不是那个茶山有情的郎,来饮的不是那个待嫁闺女的心吗? 茶不仅是古代文人用来抒性写情的载体,也是男女互诉情思的媒介。饮茶不止可以赋诗,还可以托心寄性。茶文化何处寻?就在这些小人物的民谣里,生活里。

朵贝茶冲泡

茶业的发展之路,是由许多小人物铺成的,这一点又留下佐证。

窝在办公室里读今天快递送到的书,烧开开水,拿出半个多月前在化处代姨送的茶,泡起一杯,啜饮一两口。能在这个季节喝到这么好的茶,是幸福的,是怡情悦性的。如朱光潜所说,“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沉寂,也绝不至于烦闷”。想到平凡的人,为安顺茶的发展助力,这杯泡好的朵贝茶应该馈赠给那些助力朵贝茶文化发展的人。

佛家禅语说:“聪明的人从积聚小善开始,春夏秋冬,持之以恒,最终因功德圆满而整个人充满福德”。那么那些为茶产业发展贡献终身的人,他们也是幸福的。让我们一起泡杯朵贝绿茶,温暖这金黄的秋季吧。

猜你喜欢
紫荆花茶山安顺
“紫荆花开二十五载”港珠澳大桥诗词交流会暨《紫荆花开二十五载》大型诗词作品集征稿启事
紫荆花 美丽的“误会”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茶山自拍
紫荆花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茶山仙境
紫荆花
快乐茶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