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通航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9-01-10 02:16周云乔南
当代旅游 2019年8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人才培养高校

周云 乔南

摘要:本文主要以服务通航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校服务通航产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服务通航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要点,包括结合人才需求,创设宏观培养机制、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参考服务通航产业规定,创设人才培养考核计划其次从建立人才体系框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服务通航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服务通航产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效思路

服务通航主要是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之外,通过民用航空器的一种民用航空,发展此产业便于推动航空制造业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机制的扩展,有助于推动内部需求、扩展就业模式,创新经济增长点。而在服务通航产业的壮大与发展中,人才培养作为产业的核心,需要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的发展打下基础,进而灌输服务通航产业的发展力量。因此怎样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以下为笔者给予的分析和建议。

一、服务通航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要点

(一)结合人才需求,创设宏观培养机制。细致调研服务通航产业发展情况,和政府相关管理单位进行咨询,走进航空人才培养院校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服务通航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人才种类、知识技能与人员数量等,寻找发达国家内服务通航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政策,全面调查和研究,构建基本人才培养的框架。

(二)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实施灵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工作和生产实践以及社会服务进行结合,推动职业资质、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强化和企业以及科研与技术宣传单位的合作,以订单式与模块式的理念探索岗位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服务通航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性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朝向市场研发新型专业,创新专业课程设置,促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进行。

(三)参考服务通航产业规定,创设人才培养考核计划。人才考核计划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评价指标进行岗位特色的凸显。针对相同的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考核指标应体现侧重点。高层次的人员凸显决策指导现象,中层人员凸显人才培养组织现象,一般水平的人员要凸显操作技巧。在评价过程中,全面将品德与知识和能力视作标准,将其设置为一级指标,逐步分解一级指标内化二级指标的要素。针对不同种类和岗位的三级人才培养,真正意義上彰显人才培养的价值。

二、服务通航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一)建立人才体系框架。在高校服务通航产业人才的培养期间,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体系,顶层创设人才培养框架,涉及到专业类型、知识层次等因素。人才种类作为人才框架的关键,人才数量为人才实力展现的媒介,人才层次是培养人才的核心,人才结构配比是人才培养效能的基础。服务通航产业的人才培养框架组成包括结构维、功能维与运行维,其中结构维涉及热菜种类、层次、数量和结构比例;功能维涉及服务通航资源运行和使用以及管理人才培训;运行维涉及生成制度、培养制度和考核制度。

(二)科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在高校服务通航产业人才的培养期间,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视野,刺猬,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在实际操作中,高校服务通航产业人才培养首先应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统一,避免因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一致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其次,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还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相统一。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在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辩证性、逻辑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特征,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些显著特点,根据大学生群体实际的认知发展规律,既不能让课程内容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避免课程教学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最后,专业课程设置还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在实际教学中,知识的传递都是以教材作为依据。因此,在高校服务通航产业人才的培养期间,设置的专业课程还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聘请行业顶尖人才对学生进行教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服务通航产业人才的培养期间,相关高校还必须分析我国现有的服务通航产业人才教育培训和企业实习与短训的情况,经过几天民航总局指导,制定出融合企业与个人努力的培养机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进。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合理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在激励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将企业运行培训考核与待遇贡献进行有效的衔接,以此健全行业的人才保障机制,挖掘服务通航产业人才在不同区域中的社会保障进展关系。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教学的改革,充分思考知识与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集成理论层面的学习与工程实践的学习,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极大程度上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此,相关院校应以服务通航产业基础实践环节当作背景,从认识、设计、整合与检验几个层面上整理训练计划,推动寓教于言人才培养模式的进展。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高校服务通航产业人才的培养期间,要想培养出行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相关院校还要打造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因为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载体,只有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院校还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组织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导民航总局以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挂岗锻炼,通过挂岗锻炼提高这些教师的专业技能,使其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双师型”教师;其二是聘请行业顶级人才来校兼职,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促进本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院校还必须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吸引并挽留更多的人才,扩充本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除了上述几点以外,相关高校在培养服务通航产业人才时,还必须创新教学的手段,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实际操作中,相关高校还应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将其创新成师生与生生之间多维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工程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必须运用融合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通过科学设置驱动任务,引导学生围绕着任务开展合作学习。此外,相关高校还应积极与服务通航产业单位进行协调组织,积极引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思路,组织相关产业单位积极加入到通航专业课程设置工作上,并合理建设学生实验训练基地,组织引导学生在试验训练基地开展实习实训,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符合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服务通航产业发展背景下,相关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实践操作中,相关高校必须以服务通航产业发展为基础,建立人才体系框架,科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并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服务通航产业的稳健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邝嘉.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湖南高校音乐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戏剧之家, 2017(11).

[2]郑晓晴, 秦昌盛.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下的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艺术评鉴, 2019, 576(01):177-179+185.

[3]孙冬营, 李洪波.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4(12):87-89.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人才培养高校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