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鲇鱼上竹竿?老年恩遇海天宽”

2019-01-10 06:57陆平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沈德潜御制乾隆

陆平

沈德潜是清中叶享有盛誉的诗人、诗选家和诗论家,他的诗歌作品数量可观,也颇见艺术功力。尤其在绝句一体上,他不仅提出了独具只眼的论见,在创作上也付诸了相应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堪称清中叶的一位绝句大家。在绝句一体中,沈德潜有奉和应制绝句26首,均为七绝,集中收录在清乾隆三年(1738)序刊本《沈归愚诗文全集》之《归愚诗钞》卷八和《恭颂南巡诗》卷十八中。(1)

对于奉和应制诗历来都有批评之声,如清代诗论家吴乔曾对奉和应制诗千人一面的恶俗现象提出尖锐批评:

况景龙应制之诗虽多,而命意、布局、使事无不相同,则多人只一人,多篇只一篇,安可以一人一篇而立一体?诗既雷同,则与今世应酬俗学无异,何足贵哉!(2)

此言极是。沈德潜的奉和应制诗亦有吴乔所言的应酬习气等弊病,内容也不出颂圣感恩的范围,其间或有反映世情民瘼的成分,但主要思想内容终究归结于或赞扬皇帝关懷苍生,或希冀君主施恩于民。这些都是研究沈德潜诗歌无法回避的部分,更是研究沈德潜奉和应制绝句尤其需要关注的部分。

如在沈德潜《初寒夜园居咏怀》二首中,有“圣主恩深怜老病,度支禄减弃迂疏”、“频添身世无穷思,已听村鸡报五更”之语,都是表达对“圣主恩深”的感怀,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身世之感。即便在其对友人满含真情的挽诗中,颂帝之语也层见叠出。如:“折中准圣心,杂说扫糠粃”、“感恩欲瞻天,寒月来京邸”、“予时侍君侧,代陈忠爱指”、“帝鉴其孝思,遇之以恩礼”,等等。

沈德潜甚至还有以“含蓄蕴藉”方式写成的试探性地表达其忠心的奉和应制绝句,如《新嫁娘》:

未熟姑心性,但闻姑最贤。爱姑如爱母,妾自得姑怜。

此当从唐人王建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3)化用而来。沈德潜此诗表面说的是媳妇与姑婆的关系,实则言臣工与君主的利害。当然,沈氏此诗有意与王建立异,欲以比兴手法表白自己对清廷的一片忠心。与此同时,沈氏此诗亦以浅显的语言生动揭示了在大清朝廷中,汉族臣子处处被怀疑、时时须防范的艰难、被动处境。

沈德潜应制颂圣绝句中的典型之作是其七绝组诗《纪恩诗八章》。诗作于乾隆七年(1742)六月十日。九日上午,沈德潜受命“和《消夏诗》十咏五律”,和诗十章得到乾隆赏识和赏赐,奖品是布匹,其余人都是一匹两匹,沈德潜独得四匹。在系念君恩之余,沈德潜感激涕零地写下这组颂圣绝句。这组诗拉开了沈德潜感恩生涯和颂圣诗创作的序幕,其奉和应制诗中“小臣亲沐官家问,知是江南老腐儒”,是沈德潜与乾隆初次见面的真实记录。之后,乾隆恩遇有加,甚至将“上方珍果给词臣”,年近古稀的沈德潜感激涕零之下,“拜罢君恩觅句新”、“西抹东涂忆往年”。恭和感恩诗之时,数年困顿于科考的崎岖往昔涌上心头,让他不敢相信发生在自己身上“偶然羸马亦腾骞”的事实;“十章和就君王咏,细听南风奏舜絃”,因和诗受到乾隆赏识的老诗人,举着皇上赏赐的“越葛龙纱”,“擎归儿女争传看,被服能教暑气清”,甚至觉得用皇上赏赐的布匹做成的被服都有消暑的奇妙功效。于是,感恩戴德的诗人在“荷花香里谢恩来”。其中,第三章和第八章更是诗人发自肺腑的感恩之词,诗云:

捧出天章焕彩毫,骊珠光远烛神皋。金和玉节超古今,山到嵩高并未高。(《纪恩诗八章》其三)

谁道鲇鱼上竹竿?老年恩遇海天宽。艺林此日传佳话,便作卷阿歌咏看。(《纪恩诗八章》其八)

在前一首奉和应制绝句中,沈德潜赞叹乾隆的《消夏诗》堪比“天章焕彩”、龙珠放光,是超越古今的大手笔,诗歌中的顶峰。这显然是沈德潜的奉承、溢美之词!在后一首奉和应制绝句中,沈德潜感念自己受恩之深,感恩之切。“鲇鱼上竹竿”这一成语出自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诏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俗语云鲇鱼能爬上竹竿,但因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因以“鲇鱼上竹竿”来比喻仕进崎岖艰难。沈德潜在此以“谁道鲇鱼上竹竿?”表达对于年近古稀的自己仕途急转之上之顺畅通达难以言表的感恩之情。《卷阿》为《诗经·大雅》中的篇名,此篇有“用贤求吉士”之意。沈德潜在此用来间接歌颂乾隆的皇恩浩荡。

自此,沈德潜的奉和应制诗数量与日俱增。高宗每有吟咏,必要沈德潜唱和。其《喜雨》、《纸鸢》、《恭和御制落花诗即用落叶元韵》及前文提到的《恭和御制柳絮诗元韵》五首和《恭和御制落叶诗元韵》六首等诗,均属此类。沈德潜的这类和诗,均为古体或律体,虽然亦步亦趋,在思想内容上平庸无奇,但格调和畅,笔法纯熟,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与前文所论及的《落叶》、《柳絮》等诗一样,均属技法不凡之作,值得关注。

此外,沈德潜特殊的地位身份还使他得以观览一些极其珍贵的名家法帖、画卷,他也因此作有诸多奉敕之作,也多为古体和律体。如:《奉敕题韩幹照夜白图》、《奉敕题龚开骏骨图恭和御制元韵开字圣與,号翠岩,宋末淮安人,隐于画者》、《奉敕题徐?文眠云图用高青业题画元韵》、《奉敕题文代诏独乐园图用蘓长公元韵》、《奉敕恭赋三希堂歌》等题画论书之作;沈氏甚至作有多首题御笔图的诗作,如:《恭题御画擘藍即次御制元韵》、《恭题御笔画梅帧首有题御七言近体》、《恭题御笔画梅后御制即用臣德潜韵仍题画上重命庚和》等。这些诗不仅表现出沈德潜题画论艺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功力,而且见证了政治地位对诗人诗歌创作题材、体裁等方面的诸多影响。对于我们了解和理解这些艺术作品也有认识意义和文献史料价值。

此外,沈德潜还有诗作颂扬皇帝,劝言款款,无非告诫百姓要多忍耐,把希望寄托于皇帝的善心和朝廷的良心发现,然后由他们施以恩惠政策,来求得百姓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其中,有幼稚的一面,也有中庸的成分。这一点在其《南巡诗》中时有表现,如“君恩稠叠到山林,天样高高海样深。身似露葵慙小草,只存一点向阳心”等句,尽显其谦恭卑微之态,甚至让人不由自主地怀疑:这还是那个写作《制府来》和《晓经平江路》的关心民瘼的沈归愚吗?

当然,沈德潜奉和应制诗中也不乏艺术精品,如其《恭和御制柳絮诗元韵》五首、《恭和御制落花诗即用落叶元韵》及《恭和御制落叶诗元韵》六首等,均为技法高超之作。可惜沈德潜这类艺术佳品中没有其最为擅长的绝句一体。

注释:

文中所引沈德潜奉和应制绝句,均见清乾隆三年(1738)序刊本《沈归愚诗文全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藏),文中不再一一注出。

(清)吴乔:《围炉诗话》,载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52页。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57页。

猜你喜欢
沈德潜御制乾隆
沈德潜:人生七十才开始
南宋《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碑(梧州本)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乾隆:来尬诗吗
乾隆御制“湘江秋碧”
乾隆御制嘎巴拉式盖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