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连续提交“母亲需持证上岗”这一提案?

2019-01-11 12:39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东华家庭母亲

作为河北省政协委员,我已连续提交关于家庭教育的有关提案。其核心观点是“母亲需持证上岗”。

对于“母亲教育”这个话题的真正关注,源于阅读王东华先生的《发现母亲》。在我看来,这本书被称作“中国母教圣经”丝毫不为过。我在无数场合、向无数人推介过这本书;有心的读者也一定能从我的文章当中读出王东华先生《发现母亲》的影子。

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母亲分两种,一种是读过王东华《发现母亲》的人,一种是没有读过王东华《发现母亲》的人。”两年前,我有机会与“王东华母亲教育”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人安娜女士成为了微信好友,也曾在该微信平台发表过关于“母教”的文章。

可以说,母教这个话题,异常清晰而又异常沉重。恰如王东华先生所言,在中国,有太多太多的母亲错误地认为,为社会去拧几个螺丝,远比将自家的孩子培养成人要重要得多!这样的认知偏差使许多母亲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应尽的育儿职责甩到了爪哇国;而有的母亲,即便有育儿意识,也还是令人遗憾地停留在为孩子提供“母鸡式的爱”的低端层面——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这几乎是千万个中国母亲正在犯着的雷同性错误。

基于对上述现状的忧虑,我在成为河北省政协委员的第一年,就郑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母亲教育的有关提案。我想,不论我的提案能否被相关部门或人员重视、采纳,我都要不断地鼓与呼,这在我是一份无可推卸的责任。

新年开年之际,欣闻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由欣悦万分,毫不夸张地说,此举在我国教育史上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八成家庭都是母亲陪伴孩子。我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家庭子宫”。我以为,经由同一个“家庭子宫”孕育的成员,其精神长相往往是高度相似的。所以,孩子的精神长相,往往就是他的贴身陪护人精神长相的翻版。

我们都知道,三等教育用拳头,二等教育用嘴巴,一等教育用行为。母亲的行为,是孩子日后的道路。可是,有多少母亲能意识到这一点呢?

因为在学校工作,我有许多机会去接触形形色色的母亲。我悲哀地发现,太多的母亲兢兢业业地做着“反教育”的勾当而不自知,她们暴躁、反智、冷酷、自私、功利、短视,亲手将孩子推进深渊还拼死拒绝营救。

我见过因孩子成绩下滑就以跳楼相胁的母亲,

我见过骂跑了女儿却拉一伙人来学校撒泼要人的母亲,

我见过孩子奶奶去世了却拼命阻拦孩子去为奶奶送行的母亲,

我见过父母离异了孩子偷偷跟父亲见了一面就闹着上吊的母亲,

我见过跑到学生宿舍偷孩子的脏衣服回家洗(学校规定让孩子自己洗衣服)被当成了小偷的母亲,

我见过因自己交了太多男朋友险些把女儿搭进去的母亲,

我见过把女儿打得遍体鳞伤还自鸣得意的母亲,

我见过跑到学校来公然为儿子“相亲”的母亲……

在我们身边,云集着太多这样的“四化母亲”——本能化、功利化、情绪化、童稚化。所以,当孩子在作文中说“我的妈妈未成年”时,你不要以为他在胡说,他说的是实情,他的妈妈在心智上的的确确是“未成年”!

我曾搞过一个调查,问我学校近三千名学生:“以后你是否愿意成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那样的人?”有四成多孩子选择“不愿意”。这无疑是一个让人心寒的调查结果。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成为自己的父母那样的人呢?毫无疑问,在他们眼中,父母身上的某些瑕疵是他们不愿意克隆的。

我新书的名字是《培养一个值得仰视的孩子》,其实,培养一个值得仰视的孩子必须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孩子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一定是值得孩子仰视的人,否则,“培养一个值得仰视”的孩子就沦为了一句空话。

既然母亲有必要持证上岗,我们就有必要开办“母亲学校”。“母亲学校”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呢?

陈宝生部长表示:“今年还要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家庭教育学校指导手册,针对不同学龄段设置课程、开发教材、举办活动,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自然可以耐心等待“官宣课程”,然而,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家庭教育尤其是母亲教育的教师、母亲,本人不揣冒昧,急不可耐地略述浅见。

愚以为,如若开设母亲教育课程,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1.如何自我诊断——帮助母亲诊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到自己的长板与短板。

2.如何睁开慧眼——引导母亲诊断“我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到孩子的长板与增长点。

3.如何建立关系——明确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从排斥到接受到喜欢到崇拜到信仰,是一个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4.如何家庭赋能——模拟“小猪佩奇”建立和谐家庭,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时刻感受到亲情的滋润与成长的快乐,让孩子在日后建立自己的“新生家庭”时,能够荣耀地以其“原生家庭”为模版。

5.如何放大格局——分辨真爱与假爱、大爱与小爱、远爱与近爱。注重“心理抚养”,努力做一个“60分妈妈”。

6.如何终身成长——时刻保持“领飞”姿势,不断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做孩子的“精神领飞员”。

7.如何家庭塑魂——提炼家风、家训,将家庭成员内隐的价值体系外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家庭成员进步。

王东华先生认为:“伪劣产品的本质在于伪劣母亲。”“父母的不合格,导致了其后出生人口的整个不合格。”“一个国家如果科技文化不发达,那一定是他们的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如果社会风气不良好,则一定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相信吧,先有家庭好,后有社会好。正如陈宝生部长所言:“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让我们借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东风,将家庭教育尤其是母亲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母亲教育为民族复兴的伟业助力!

猜你喜欢
东华家庭母亲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给母亲的信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李东华,亲手打造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