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师心 育童心

2019-01-11 13:30石家庄市裕华区教育局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幸福感心理健康

石家庄市裕华区教育局 贾 玲

在刚刚结束的京津冀小学“以心养德,润心育行”德育课程创新论坛上,笔者介绍了石家庄市裕华区倡导的“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育人理念。育心,即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何育心,石家庄市裕华区主要从“一个点”“两个关注”和“三个落实”的维度做了大胆的尝试。

“一个点”,即心理健康教育。裕华区的每所小学,至少配有一名专业心理教师和设置配套齐全的心理咨询室。同时,每个年级的每个班,至少保证一周能够有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的内容围绕人的六大美德,培养24项积极心理品质,教师通过系列活动、运用积极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两个关注”,即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小学阶段各科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他们以后尤其是走入社会后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定期深入到各所小学观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了解该课程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排除各种心理困扰,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关注教师。如何缓解教师的压力,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学校可以为老师们开放心理咨询室,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及时在工作或者生活中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每个月安排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或邀请心理机构为老师们开展定期的心理讲座或者其它形式的活动,让教师队伍充满活力。

调整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能让师生共同幸福的途径应该是课堂。只有调整好课堂里的这对关系,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才有可能是高效而快乐的。

“三个落实”,即落实培训先行,落实课题引领,落实同伴支持。

培训先行。主要是以名师工作室为媒介,定期对特定的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笔者亦有自己的班主任名师工作室,通过和老师的讨论交流,发现需求,对特定的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课题引领。我们正在积极做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效性研究》。如果积极语言在课堂中得以运用,意味着学生有了高质量的陪伴,同时滋养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的课题以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积极语言,包括小学六个年级的各个学科,旨在提升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感。

同伴支持。包括朋辈辅导和教师之间团结互助。朋辈辅导是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满足学生和教师多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同时提高教师心理自助与互助意识。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学校要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和家长学校培训,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通过朋辈辅导进行互助。

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定期开展讲座,分享给老师们一些团结互助的好方法和策略,给老师们积极能量。鼓励老师们遇到问题时,及时通过同年级组或者同一科任组解决,这样就能提高老师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支持,感受职业幸福。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幸福感心理健康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