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长“分数焦虑症”开处方

2019-01-11 13:30左秀芳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起跑线焦虑症处方

○左秀芳

“唉!孩子这次没考好,比上次下降了10分。”“我家孩子虽然有进步,但是比起班里的第一名还差十几分。”“听说有的课外补习班能帮孩子快速提分,不管多贵,我都得让孩子去试试……”现如今,家长对于分数的焦虑已经成为常态。如果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成绩少了几分,或者兴趣班少报了几个,有的家长就会觉得焦虑不安,无法平静从容地生活。

“分数焦虑症”的明显症状是,家长高度关注孩子的分数,并热衷于和别人比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单就如同家长情绪的晴雨表,决定着家长近期的心情。

家长眼里只见分却不见人,其危害不可小觑。一是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目标,孩子往往容易产生挫败感,导致厌学。二是影响孩子的判断力。孩子会认为,父母关心的只是分数而不是自己,有的孩子甚至把学习当成和父母谈条件的筹码。三是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焦虑的情绪可以传递。一个过度焦虑的家长,容易培养一个焦虑的孩子。孩子在考试压力面前会缺乏自信,害怕得不到认可。有些孩子甚至会采取一些强迫行为来应对这种焦虑。因此,家长对分数的焦虑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

那么,怎样缓解家长的分数焦虑呢?

处方一:转变观念。家长的焦虑源自分数,但是学业成绩和孩子未来的发展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知识不是永久的竞争力,对知识的好奇、渴望和学习能力才是。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相当一部分优秀的孩子,家长并不是单纯地狠抓其学习,而是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之中,孩子自然会养成优秀的学习品质,成绩优异也就水到渠成。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精彩,不同的走法有不同的风景,与其纠结于大大小小的考试分数,不如使孩子具备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处方二:适当放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长事无巨细都要管,往往把孩子培养成巨婴而不自知。只有家长放手了,孩子才会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才能提高责任感。家长只有赋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孩子才会更加自信和快乐。一个自信的孩子,才能坦然面对考试的失败,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挑战,才能有力量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按照自身的天性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我们经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家长的爱和尊重才是孩子心底最渴望的起跑线。

处方三:厘清责任。教育孩子,教师和家长扮演着不同角色。谁该负责什么,应该界限清楚、泾渭分明。学习的事情应交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也不能取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以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当然,家长也有职责指导、督促孩子学习,但这不是主要目标,更不是唯一目标。

过度焦虑的家长,不妨试着把注意力转移一下,首先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比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调整好作息时间,提醒孩子按时睡觉等。总之,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师像老师,学生才能更像学生。

猜你喜欢
起跑线焦虑症处方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人间处方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宁征:“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
处方
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起跑线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