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来进行作业布置

2019-01-11 17:29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石定娟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布置多媒体技术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 石定娟

数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点科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模式无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思维和数学水平的提升。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来进行作业布置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和思考的紧要问题。

一、掌握好应用尺度,科学利用多媒体激发作业兴趣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有些教师在应用过程中盲目追求教学的信息化,使用多种多媒体技术,忽视了教学的本质,学生被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吸引了注意力,没有将精力专注在教学内容上,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作业布置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弊端,结合作业内容,掌握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尺度,确保多媒体课件在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关注到作业的知识点,将对多媒体课件的兴趣迁移到作业内容上。教师要做好课件的制作工作,将作业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科学有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简明扼要、清晰、形式美为制作原则,避免由于盲目追求多媒体画面效果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应用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数学水平。

例如,在“几何图形”这部分知识的作业设计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准确识别简单几何体,在下课前给学生播放事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的手机、镜子、桌面等实物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回答出相应的几何图形,接着播放柱体和椎体的3D动画效应,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什么实物是柱体和锥体的。这种作业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提升作业设计针对性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布置作业时重视作业的数量,而不够重视作业的质量,作业设计通常是课后练习题和对应教学内容的练习册,严重缺乏针对性,大量的作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久而久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被消耗殆尽,数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甚至有些初中生恐惧数学作业,产生了不良的厌学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并且以此为作业设计基础,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将学生从题海中拉出来,使减负不再只是形式上的口号,让学生能够在完成精简的作业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水平。

例如,在讲解完“整式的加减”后,教师可以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生表示对于单项式与多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难度,结合学生这一学习需求,教师从多媒体题库中筛选出针对单项式与多项式联系、区别、概念的题目,在大屏幕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切实提升了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三、借助多媒体,提高作业设计实效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生的数学作业都不能在课堂上完成,教师的作业批改存在滞后性,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作业情况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实用的反馈,作业设计缺乏实效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之间内,借助多媒体技术确保教学质量,提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做到当堂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总结反思作业情况,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了解自己作业完成的情况,知道自己存在的错误问题,在教师及时的指导下得到修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加强关注,在课堂中巡回走动,保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给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作业批改紧随学生完成作业的脚步,当发现有学生做错了数学题时,教师不能批评指责学生,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而要用情感教学方式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导致作业错误的原因所在,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运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可以从情感上信任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和指导,纠正错误,更加愉悦、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设计好的作业展现给学生,关注学生完成的情况,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充足的作业完成时间,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作业布置层次性

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要将多媒体作业设计与分层教学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层,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设计中得到相应的提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数学作业完成效果。初中数学教师要正确意识到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数学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变化,教师要及时将学生调整到适合的层次,避免由于作业设计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挑战欲,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影响作业完成质量;也避免由于作业设计难度过大,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削弱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导致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出现。

例如,在设计“全等三角形”知识的作业时,教师根据基础较差层、能力层、竞技层这三个层次设计出难度适应的分层作业,在课堂上利用金字塔式的图形,将三层作业统一呈现给学生,呼吁学生在完成本层作业题目后,勇敢挑战更高层次的题目,这种作业设计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升了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

五、提升作业设计趣味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初中数学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提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给学生布置具有创造性、能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作业。在设计作业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作业内容,不再适用呆板、机械性、重复的传统话题,将有趣、新颖的作业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以不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活跃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作业内容不再枯燥无味,而是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改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数学的魅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相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喜欢的“美颜相机”,在课堂上将多媒体设备和美颜相机APP相连接,通过镜头让学生看见大屏幕中的自己,询问学生:“美颜相机下的你和真实的你相似吗?”这个趣味十足的作业题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深化学习“图形的相似”知识的过程。

六、运用多媒体,确保作业设计全面性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是讲解例题的解题方法,更加注重学生解题的正确性,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多样化解题思路的培养,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固定模式和记忆来解答题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提升作业设计的全面性,打破传统单一训练的弊端,运用多媒体,保证作业设计能够全面覆盖学生的数学学习,增加综合实践性、动手性、阅读性、生活性于一体的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探寻更多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获取答案,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灵活运用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初中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来进行作业布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数学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布置多媒体技术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特别号都有了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