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科学管理

2019-01-12 00:57杨小英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托幼卫生保健科学管理

文 杨小英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贯彻预防为主、保教结合的工作方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托幼机构是学龄前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要充分认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科学管理,贯彻落实《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为此,本文就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科学管理展开探析,研究有效策略。

一、领导的重视,制度的完善

(一)机构领导的重视

1.思想上高度重视

要想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科学管理,园长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卫生保健工作,这是必要的基础。园长是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重要的环节务必亲自深入管理,加强自身学习,树立责任意识。要实施科学管理,在工作实践中就要“学”字当头、“责”字为重。明确卫生保健工作在托幼机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清楚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构架,即:保健管理(环境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管理)和保健教育指导(保健指导、安全指导)。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对照标准反思托幼机构内工作,寻找差距,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卫生保健工作要求,将其纳入后勤考核中,从而保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科学管理的有效贯彻和执行。

2.行动上密切跟进

托幼机构的保健老师既是卫生保健制度的执行者,也是各项保健工作的组织者,更是园长管理和指导的参与者。卫生保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难度大,保健老师应该做到“三勤三心”。三勤:嘴勤(多提醒)、手勤(多记录)、腿勤(多指导);三心:耐心、细心、用心。保健老师要经常深入保教一线,定期检查指导,做到不走过场,及时向园长反馈交流,成为协助园长实施保健卫生制度并监督执行的得力助手。

(二)保健制度的完善

1.制度完善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用来规范我们行业的规则和条文。制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需要建立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制度有助于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度完善的指南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由专家黄欣欣主编,对托幼机构的基本要求、保育工作、幼儿营养和膳食、幼儿健康管理、托幼机构保健人员的专业技能等相关知识都做了详细规范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各类托幼机构园长及保健、保育、炊事人员岗位培训教材的辅助用书。此指南中的制度涵盖一日生活安排、健康检查、幼儿膳食、卫生与消毒、传染病预防与管理等方面。制度是具体卫生保健工作开展的标准,对卫生保健职责、卫生保健相关管理要求、各类人员一日工作安排、保育工作内容等都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依据。

二、科学的管理,细则的强化

(一)规范科学的管理

1.科学合理的安排

作为一名保健老师,科学合理地安排卫生保健工作很关键。从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开始,明确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职责,熟知保健人员专业技能、常见意外事故预防处置、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膳食营养调查、卫生与消毒等知识。对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做科学合理的安排,需要牢记以下几点:(1)每学期要根据上级部门的标准和机构内部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来制定计划、做总结;(2)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季节变化,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制度;(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幼儿的膳食安排;(4)掌握常见传染疾病的防治知识;(5)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6)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7)组织后勤工作人员培训、考核、竞赛等。

2.稳步扎实的发展

卫生保健工作是托幼机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保证幼儿身心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而实施各种措施,这也是托幼机构教育与管理区别于中小学的一大特色。托幼机构必须通过卫生保健工作,实施良好的保育与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在托幼机构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保健老师要将卫生保健工作置于管理的重要位置,立足本园实际,更新理念、拓展思路、强化意识,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水平,确保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稳步扎实地发展。

(二)具体细则的强化

1.关注幼儿的成长

从幼儿入园、晨检、进班、进餐、如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对幼儿给予更好的护理,关照、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在生活中、学习上、心理上给予幼儿帮助、照顾和沟通疏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建立班级一日常规制度,让幼儿动静交替,做到既有限定又有弹性,保证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在一天的工作中,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做好预防疾病的各项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发热、皮疹、眼睛红肿等,尤其是流行性传染病高发期,应更加严格地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强化消毒制度,不断提升检查质量和力度。坚持了解幼儿的进食情况、进餐习惯以及卫生习惯,发现问题应及时教育,如:随时提醒幼儿按正确程序洗手、注意进餐速度、饭后漱口,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提醒幼儿根据天气情况穿脱衣服等;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以及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

2.强化细则的施行

强化细则的施行需要细心和耐心,如果发现班上的幼儿有异常现象,要及时上报托幼机构的领导,与家长联系并及时就医。我们不仅要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己工作,更要知道托幼机构工作性质是保教结合,而“保教”就是“保在前,教在后”,要做好保育工作,教师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具体细则强化方面,用幼儿膳食管理进行举例说明,托幼机构的幼儿生长发育速度快,所以幼儿膳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制定营养管理制度要求,规定营养供给标准及三餐的供应比,严格营养搭配的原则:干稀、荤素、粗细搭配,少吃油炸食品,控制盐和糖的摄入。确保幼儿膳食计划的合理性、食材的安全可靠性、营养的均衡性、种类的多样性,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将具体细则进一步强化,做到保教并重,让幼儿快乐成长。

三、家庭的教育,有效的巩固

(一)幼儿家庭的教育

1.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卫生保健科学管理的意义很大。脱离家庭教育的幼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或性格障碍,因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托幼机构将这个理念有效地传达给幼儿的家长,用专业知识去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实现家园一致、家园同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家庭教育是持续教育

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教育是一种最长期的互动教育。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一个人未成年前受长辈家庭教育的影响,成年后还要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为培养下一代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3.家庭教育是无意教育

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多来自家庭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及家庭成员所做出的示范作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有一种榜样的作用,使子女不自觉地在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一个父亲既尊重幼儿又具有权威,他的子女一般会自我接纳程度较高、自信且追求上进。

(二)稳步有效的巩固

1.重视家访成效

家访是进行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加强托幼机构与家长的沟通,使彼此理解与信任。家访主要是针对一些身体不适、有特殊问题的幼儿。通过家访,找出造成幼儿性格特殊、抗疾病能力及学习能力弱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让幼儿向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2.宣传科学育儿

通过倾听专家讲座,如《发挥幼儿成长中的主动性》《于“挫折与困难”中锤炼孩子》等,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家长们逐渐意识到托幼机构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幼儿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对幼儿习惯、情商、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经过一次次专家讲座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科学育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关键性。

3.组织经验分享

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独到、精辟的方法与经验,能对其他家长起到启发与借鉴的作用,值得推广。我们选了一些家长的育子心得贴在幼儿园橱窗里,供大家分享交流,同时推荐家长上网站浏览空间,还创建了班级交流QQ 群,鼓励家长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好的教育经验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共享,为大家提供帮助。

作为托幼机构的教育工作者,切实做好卫生保健科学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不仅是托幼机构管理水平和质量内涵的体现,更是为幼儿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后,托幼机构在卫生保健科学管理方面还要加大工作力度,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细化,监督还要进一步加强巩固。多学习、多总结,增强托幼机构教职员工的卫生保健意识,做到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人人有责,从而构建一个更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托幼机构。

猜你喜欢
托幼卫生保健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浅谈小学卫生保健的教育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影响
0-3岁托幼机构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北京托幼服务亟待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