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园、家庭、社区共育的儿童生活课程实践研究

2019-01-12 00:57沈敏燕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共育育儿研讨

文 沈敏燕

幼儿园属于社会的一个系统,且这个系统具有开放性,与周围的环境互相作用。在作用过程中,幼儿园按照自己的内外信息渠道将搜集来的信息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求适应周边环境而获得自身的发展。所谓家园和社区共育,实际上是由幼儿园和教师、幼儿和家长、社区和管理人员、幼儿本身依托一定的社会背景,生成的四位一体的结合体,各主体相互间影响、作用及互相教育,具有多层次性。因此,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是紧密结合且无法分离的。

一、家长学校的建设凸显家园合作

作为家长,需要加强自己的教育知识和幼儿生活常识,这种知识的宣传和指导是由幼儿园完成的。这项工作的落实需要幼儿园建立家长学校,并进行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专题研讨、专家讲座、育儿经验交流、幼儿保健知识等。活动时尽可能让内容丰富多彩,模式可以是互动型。我们在和家长日常的沟通中发现,家长需要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于是我们设立了“父母课堂”。课堂完全是互动式的,回答和研讨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问题,允许在研讨中进行分析和辩论。这样的课堂让家长学习了育儿知识,掌握了正确的育儿方法,使家庭教育获得了比较有效的指导。通过课堂研讨,家长明白了在家庭中过度溺爱和放纵幼儿是不可取的。对幼儿除了要进行正面教育外,还需要让幼儿经历一些艰苦的体验,要适度责罚,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此外,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选择一些幼儿不喜欢然而又一定要去做的事情,锻炼幼儿战胜自我的能力。我们将家长学校的内容进行了完整的录像,放在学校的网站上,让一些无法来园参加课堂研讨的家长也能通过浏览网站获得家长学校的育儿知识。

二、亲子活动的平台助推家庭教育

幼儿在和成人的互动中,参与社会生活主要是通过模仿和学习进行的。在幼儿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们交往的范围已经不会局限于家中的长辈们,而是已经扩大到幼儿园里的同伴、老师以及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活动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亲子活动的多样化凸显了幼儿园是家庭教育的主导,幼儿和家长担负活动主体的部分。我们在开展这一活动时改变了以往幼儿参与活动的被动性,让幼儿参与场地的选择与活动内容的选择,让幼儿亲身体验到生活的温馨。在活动中,将和家庭结合密切的游戏融进活动中,这样就能凸显幼儿的生活经验,家长也很认同。我们将活动的内容预先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参与活动时能够投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前,我们重视组织的过程,做足充分的准备,让家长充分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并给予支持,深刻体会亲子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发展的意义,家长们就会在活动中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并迸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活动中,许多家长还对怎样让幼儿克服困难进行指导,告诉幼儿怎样学习其他小朋友的长处等。

三、家园和社区沟通彰显课程优化

对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主要的方法就是“走出去”和“请进来”。所谓“走出去”即走出幼儿园去观察和学习;所谓“请进来”就是对社区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此外,我们搜集和利用本土的优势资源,生成切合幼儿生活实际的园本课程,让幼儿接受的教育更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如我们在开展“车”系列的主题活动中,新增了幼儿熟悉的洒水车、铲车、混凝土车等工程车辆的相关知识,而教材里列出的一些车辆,如磁悬浮列车等与幼儿的生活联系不紧密,因而简单介绍即可。有时幼儿探索的问题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或者和教师供给的环境相去甚远时,幼儿园就可以对社区的资源进行利用,让幼儿去社区进行考察和探究,给他们提供真实的生活环境。比如,可以带领幼儿去参观社区的超市,在真实的环境里,幼儿通过观察与思考,对超市的感性认识会不断地加深,有助于今后更深层次的探究。幼儿在实地的参观考察中,与他们互动交流的是专业的工作人员,这会增长他们对事物的深刻认识,也会使他们对探究和发现生活的真谛产生更深刻的兴趣。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对教育效果的强化,对家长、社区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十分有利。同时,实践证明这样的共育活动可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共育育儿研讨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朗智无界 盛享未来——与朗盛聚合物添加剂业务部的深入研讨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偷偷摸摸育儿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