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专业成长 促进自主发展

2019-01-12 00:57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园本观念教研

文 张 慧

一、尊重赏识的激励策略

激励使人奋进。人在激励中,能充分发挥潜能,积极向上,获得身心的平衡与和谐,以最佳的状态从事活动。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采取激励的措施,为教师营造平等和谐、合作进取的教研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尊重激励法:尊重教师的心理需求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当教师工作中取得成绩时,需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出现失误时,渴望的是理解和帮助;遇到困难时,需要的是信任和支持。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给予理解、信任、支持和帮助,使教师充满自信。

赏识激励法:赏识使人更加自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

分享激励法:分享能使人感受到团队的精神、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魅力。鼓励教师多参与分享,从而引导教师将自己的成长与同事的进步、幼儿园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互助支持的指导策略

我们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共同体”的思想纳入教育管理中,主张管理者与教师之间要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相互支持,共同研究,并将互助支持式的指导策略作为落实这种思想的有效手段。

(一)变统一指导为分层指导

教师自身素质、经验水平各不相同,“一刀切”的统一指导模式难以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针对骨干型教师,采取自我研究并以反思为主的支持策略,适时点拨,让教师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点拨式的指导促使教师积极动脑,获得主动发展;针对发展型教师,采取典型引路、具体点拨的支持策略,帮助教师找到问题的症结,促使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接轨,学会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并学会触类旁通;针对适应型教师,采用师徒结对的指导策略,师徒双方定期相互观摩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点拨和引领,使适应型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迅速成长。

(二)变显性指导为隐性指导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探路者,在课程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显性指导会影响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她们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不利于他们的自我成长。因此,我们采用隐性指导的方法,给教师提供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问题探讨法:以出现的问题为突破口,让教师在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中学会反思,树立新的观念,获得自我发展。

自我评价法:针对我园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特点,我们引导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实施自我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反思教育行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升认识。

行为反思法:指教师在课程实施和课程研究中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反思,如观察反思、课题研究反思、家长工作反思、幼儿发展评价反思等。教师在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回顾中,不断总结经验内化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提高理论素养,在获得适时、适宜的启发中,学会学习、反思、创新和发展。

三、形式多样的组织策略

(一)信息发布会

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信息发布会。会议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层次性要求:适应型、发展型教师学习中重一个“勤”字,将自己平日学习并摘录的经典信息与大家分享;骨干教师学习中重一个“省”字,将结合保教工作实际的反思与经验与大家分享,促进教师观念与行为的成功链接。

(二)基本功训练营

有计划地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反思”四项新基本功集训活动。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法,为青年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坚实平台,在园本培训日开展说课情景模拟、教科研小论文笔友会、专家会客等活动,充分满足教师不同的成长需求。

(三)行家模仿秀

每学期以招标的方式,鼓励教师走进园本课程公开教学竞技场,在同行面前大胆展示新观念、新课程和新方法。每一节公开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园本课程基础上,由自己独立设计。听课组点评前先进行个人的说课与反思,在评点过程中,主持人可以向执教者或听课者提出质疑,组织现场答辩。

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研管理策略一定要切合实际,以关爱、了解教师为前提,及时发现教师的困惑与需求,以提供有利于教师快速成长的环境为基础,以启迪、引领、支持为桥梁,以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为目的。总之,教研管理者应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新观念,潜心探讨适时、适宜的教研管理策略,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园本观念教研
维生素的新观念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