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多元研修模式 促教师专业成长

2019-01-12 00:57王金花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龄每学期教研组

文 王金花

一、分层次研修,体现针对性

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需求,我们针对他们的需求按年龄层次开展研修活动。

(一) 1~5年教龄的新教师——模仿实践

1~5年教龄的新教师资历、经验尚浅,我们对他们提出“模仿实践”的要求,通过多听课、多观摩、多交流,让他们在模仿中积累宝贵经验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二)5~10年教龄的教师——尝试创新

5~10年教龄的教师已经对幼儿园工作环节比较熟悉,我们便提出“尝试创新”的要求,通过分析与研究,确立班级的工作特色,有自己的研究专题,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

(三)10年以上教师——师徒结对

对于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我们则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工作特色,还要承担起培养新教师的重任。师徒之间开展互相听课、观摩游戏、论文案例撰写等研讨,真正利用园内优质的教师资源,带动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四)中老年教师——发挥优势

对于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我们的要求是“发挥优势”。中老年教师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与生活经历,我们给予中老年教师发挥优势、传授经验的机会,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定期为教师进行“答疑解惑”,让大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多元化内容,体现全面性

(一)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我们将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一一列举来出,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培训,每学期一个重点,每周教研活动进行一次练习,学期末进行一次考核或比赛。

(二)教师理论素养提升

在学前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接触新观念和新思想,饱读学前教育理论书籍,开展多种方式的理论学习活动。

集中学习:每学年带领教师们学习一本理论专著,并将有代表性的章节做成PPT,同时鼓励教师每天集中在教工阅览室阅读专业书籍或报刊。

个别学习:每位教师每学期自主阅读一本理论专著,并做摘要、写读后感。

讨论交流:每学期开展一次讨论交流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读书沙龙、读书交流、读书摘要展示等,让教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网络学习:每学期结合幼儿园研究的主题从“名师课堂”中选取相关内容,带领教师开展网络学习。另外,我们还会在学期末进行一次完整的网络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教师师德培训

教师只有保持着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对学前教育和孩子的热爱之心,才能燃起他们的工作热情。我们平时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学习优秀教育家李镇西、魏书生等人的感人事例,充实自身的教育理想;以身边优秀教师为榜样,完善自我。

三、多方式研修,体现丰富性

教学研讨:我们每学期开展两个领域的教研组研讨,班主任与配班教师分别参加一个领域教研组,每位教师执教一节集体教学活动,其他组员观摩听课,结束后由教研组长组织进行研讨交流,对活动目标、活动环节、活动组织等进行完善,形成一节优秀的教学活动方案。

一课三研:一课三研是教学活动更深层次的研讨,是选用相同的教材,让不同教师上三次课,同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活动。其主要操作流程为: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第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第二次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第三次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总结,最后形成最优化的教案。如大班语言活动“金牛山的传说”,我们在三个方面做了调整:一是故事内容的调整,将朱元璋杀牛吃肉改编为老牛牺牲救主,故事性更强;二是目标上的调整,将感知故事内容、理解传说的神秘色彩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目标更改为通过认识金牛山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使目标感更强;三是教学过程的调整,将欣赏金牛湖的风景转移到通过学习故事,萌发爱家乡的情感。一课三研活动为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方,优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

主题教研:主题主要来自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比较集中出现的困惑或教研组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我园在开展“自主点心”研究时,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快乐的自主点心”,教研中运用理论学习、案例研讨、经验介绍、现场再现等形式,让教师们明确了自主点心蕴藏着很多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点心环节可以通过游戏、翻牌、音乐等形式让幼儿实现真正的自主,从而使老师对自主点心环节的组织方式更加明确。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校为本,扎实开展研修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潜能必将得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也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教龄每学期教研组
基于教龄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
浅议教研组功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