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社会适应性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1-12 00:57
好家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适应性陌生人小班

文 陈 敏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指出:“幼儿一出生就预示着其社会性发展的开始。”而社会性影响着幼儿身心和心智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促进幼儿社会性方向发展是幼儿园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之一,它有利于幼儿的智能发展,也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所以,对于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必须予以重视,自然培养幼儿社会适应性的策略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好的方法与策略才能见成效。

一、小班幼儿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整体现状

(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没有中、大班幼儿那么好。他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表现大致分为三种:积极探索、被动探索和完全抵触。

(二)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

由于幼儿的情况不一样,他们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也各不相同。经过我在幼儿园中的观察与采访,我将幼儿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不怕生的幼儿。这类幼儿性格活泼开朗,对任何人都是不怕生的,他们看到陌生人也会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并邀请他们一起玩耍。

第二种是被动交流的幼儿。这类幼儿是大多数孩子的代表,他们对于刚见到的老师有一些畏惧或是害羞,但是只要老师主动来和他们交流,他们就会慢慢地熟络起来,主动交流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

第三种是拒绝和陌生人交流的幼儿。这类幼儿对老师可以说是有些“无视”的,无论老师和他们说什么都没有什么反应。

二、小班幼儿社会适应性培养的策略

相对于家长而言,教师对如何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在理论方面的了解要多一些,经验也多一些。同时,在幼儿上了幼儿园以后,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时间并不比家长少。经过观察,我将教师的策略大致分成了以下几种。

(一)创建安全的心理环境

“教师和孩子其实是平等的关系,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相互学习的朋友,会让孩子觉得很亲近很有安全感。”这句话是一位小班教师对教师与幼儿关系的描述。教师会尽量给幼儿一种安全感,与幼儿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将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中

“在一天的活动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这是小班教师对我提问“小班幼儿什么时候是在学习?”时的回应。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一切都是从游戏中学到的,他们的游戏便是学习,所以教师把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融入游戏中,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无时无刻不在发展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无论是在开学初还是在开学后一段时间,有交往困难的小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仍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小班幼儿对于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少是可以掌握一部分的,但是有些幼儿却一点也不会,甚至有的幼儿小便还需要生活老师提醒,此类幼儿社会适应性较差。

有一些家长对于幼儿园开展的实践活动不是特别重视,往往觉得是小班幼儿还小,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不明白实践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性。

四、思考与建议

(一)幼儿自身

幼儿的气质是天生的,虽说有与生俱来较难改变的因素,但是在后天还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可以依据幼儿气质的不同来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胆汁质的幼儿易冲动失控,我们就可以多让他们做一些安静的、需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比如看书、画画等,以此来训练他们的自控能力。这样,在同伴交往中,如果有矛盾发生他们也会自己有所控制,较少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幼儿是抑郁质的,那就可以多带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及一些其他的需要激情的活动,并引导他们与同伴进行互动。

(二)家庭方面

1.建立温馨的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养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小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养氛围呢?首先,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引导幼儿多做一些亲社会的行为。对于幼儿正确的行为及学习行为作出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激励他们多做这种正确的行为。

2.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1)同伴交往

在同伴交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要正确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要依据幼儿不同的个性特征来采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对待一些胆汁质的幼儿既不能用特别强硬的手段,也不能采用完全顺从的态度,要和他们讲事实摆道理,对于一些正确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而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予以拒绝,要告诉他,在与同伴相处中意见不统一时,不可以用武力解决问题,要用文明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2)自理能力

幼儿的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是需要一个持续练习的过程。所以家长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幼儿在幼儿园里就能提高自理能力,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学习能力较弱,在家里父母不能包办,对于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对于一些有困难但努力一下也能解决的事情也要鼓励他们去做,培养他们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

3.家园配合,共同进步

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家庭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活动,与幼儿园协调一致才能让幼儿有更大的进步,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家长要积极参与。

(三)幼儿园方面

1.开展混龄活动,增加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接触机会

在园中开展混龄活动是很有利于发展小班幼儿社会适应性的方法。在混龄活动中,小班幼儿不仅可以和同龄的幼儿交往,还可以和中班、大班的幼儿进行交往。新的体验越多,他们的经验也就越多,能够发展的方面也就越多。对于一些攻击型或是忽略型的幼儿来说,这样也能够让他们更快地找到正确的交往方式。

2.开设家长沙龙,帮助家长了解活动对幼儿的意义

幼儿园可以开设家长沙龙,不定期地开办一些讲座让他们更为深入与科学地了解幼儿以及一些活动的意义,懂得实践活动对小班幼儿培养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给家长举一些直观的例子,让他们比较直接地感受到实践活动对小班幼儿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后,小班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也会顺利许多。

猜你喜欢
适应性陌生人小班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