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学习成绩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9-01-12 02:43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美术考核

□张 波 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

构建成绩评价体系是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良好的成绩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播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观察力,有助于其形成完善的美术课程知识体系。本文就如何构建美术课程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做出了几个方面的分析,并论述了如何将这些体系运用到实践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课程在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导向,也在不断地创新。课程学习成绩评价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激励教学带动学生自身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中去,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让学生体验前所未有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由此可见,课程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

一、课程学习成绩评价体系

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与笔者所了解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其构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为导向,将学习理论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其课程成绩评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分新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成绩评价的总体思想。

2.全面性原则

要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进行评价,不仅需要分析学生的课堂整体积极性,还要将学生的小组合作作业水平以及个人作业水平纳入其中。

3.主体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要以学生为主,具体分析每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促进其全面发展。

课堂考核成绩大致占课程学习评价成绩总体的50%。课堂考核的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出勤情况,每位学生学期出勤率达95%以上都可算为优良。二是学习态度,其包括课堂上所完成作业以及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情况。三是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上富有积极性,专注听课,课堂纪律便可达到良好程度。

(二)期末考核

传统的期末考核形式非常单一,多以笔试考试为主,且考试形式固定,在评分制度上也趋于机械化。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多样学习方法的培养,很容易引导学生对该课程进行机械化的记忆,忽视了对该门学科知识的实际掌握,从而不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这样就使得教师很难真实地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期望目标。由于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很多知识性的东西需要化为实践表达出来,如素描、色彩等理论需要通过相关方面的画作作品创作才能将其表达出来。

我们应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同的美术单元内容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相对的也有相应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因此应采取适合本单元学习要求的考试形式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期末考核也应将理论与实践连接起来,由此来更准确地判断学生对于该门学科的实际掌握情况。

二、课程学习成绩体系实践

(一)内化掌握基础知识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可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造型表现则是学习美术课程的基础,其活动方式表现为更为大胆地创造和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强调形成创业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这一学科领域通过感受表达等多种活动方式累积所学的知识,形成独特的审美结构;综合探索则是在掌握前三项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能力去探索新的知识和领域。在课堂上认真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再将这些理论知识化为实践会更为容易。

(二)实践探索新型领域

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带入其他美术学习领域中,如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相综合的活动之中,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因此,“写生”便显得极为重要,从大自然中取景、物、元素,将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层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可分为两个方面,对于这两个方面的构建需多方面的努力,将其融入实践则需要多加尝试,由此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更多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美术人才。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美术考核
内部考核
创意美术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名落孙山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家庭年终考核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