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探究

2019-01-12 02:43刘召玲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院校高职

□李 娜 刘召玲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肯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决定,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动力。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特征

(一)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独特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思想较为开放、包容,崇尚理想与信念的自由,在教学中往往注重技能的培养,因此应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学生生源具有复杂性,技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层次差异性较大,且由于艺术类学生入学时文化功底较为薄弱,文化素养方面需要不断学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管理难度。

(二)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差异性较大

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普通专业课程相比,艺术设计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采取分段式或小班教学方式;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更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与衔接渐进性,一般更倾向于集中教学方式;在课程考核形式上,多使用上手操作、艺术作品设计等非卷面考核方式。此外,由于考核形式的特殊性,导致对应的成绩评定方式也不同,相较于量化考核方式,在艺术专业成绩考核中,教师有客观标准,主观因素也会占一定比例,这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课程间的衔接紧密性更强

由于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与衔接渐进性,所以不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需要有更强的衔接性。同时,由于艺术设计课程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最终服务于社会发展与生产的现实追求,所以在艺术设计课程安排中要重视实验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素材收集与实践调研,及时对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模式等进行创新优化,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创新艺术设计教学理念

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深入分析市场人才需求,构建“产教融合”教育体系,努力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充分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从理论、技能等层面真正把控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实训课程比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

(二)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本质上属于职业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创新教学理念,还需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构建师生互动性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从语言、知识以及实训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三)优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在全面促进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工作时,教师要综合考虑与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尝试跨学科课程发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探索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领域学科的融合[1]。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性,完善不同课程间的衔接,制定符合现代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或技巧训练,而是要根据艺术设计教育标准,将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效衔接,提高课程的实践性与专业性。

(四)增强双师型人才培训队伍建设力度

教师综合能力素质始终是影响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进行培训,确保教师有足够的艺术文化功底与专业技术能力对学生进行课程示范;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到合作单位进行实践调研,而且高职院校可以为教师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如建立工作室等,确保教师能将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真正从不同角度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五)开展科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

设计工作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实行的作坊式教学模式,可以看作艺术设计工作室的雏形。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984年广州美术学院对教学做出改革,在教学中运用工作室进行教学,雷鸟设计、白马广告等的成立,可以看作工作室在国内艺术设计院校中形成和发展的标志。后来,被国内的其他高校、高职院校模仿与借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始运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但由于我国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起步晚,起点不高,经验缺乏,因此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工作室教学的过程中对工作室人才培养的评价缺乏,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与标准,考核标准差异大等。所以,要努力解决艺术设计工作室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将课程体系按照设计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进行重构,引入项目教学,采用“传统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通过艺术设计工作室的设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让“传统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互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践能力。其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鼓励企业技术人员更多地参与到工作室教学中,引入企业文化,努力构建职场环境,使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的要求。最后,在课程设置上,采用项目制课程,可以跟合作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成立专业组,在工作室中分为项目工作组、教师工作组、项目流程员等。专业组提供理论知识指导、合作企业提供实践及技术指导,由教师工作组中的教师指导学生进入项目,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与技术,又能够引入真正市场所需要的竞争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适应社会的要求。

结 语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集艺术性、技术性、应用性等于一身的专业,国内高职院校中几乎都开设了与艺术设计类相关的专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优势是实践能力强,能从事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同时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也要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发展中要以学生个性化教学为基础,以培养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双重过硬的现代化艺术设计人才为根本任务,从创先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及增强双师型人才培训队伍建设力度等角度,开展科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水平,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全面系统性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星.云.海》
《花月夜》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