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方向探讨

2019-01-12 02:43严嘉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器乐二胡创作

□严嘉澍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胡能够演绎戏剧性与抒情性等音乐作品,是我国特色艺术奇葩,在形制与材质、演奏技巧、曲式结构等方面,无不体现了独有的民族特征与艺术魅力。传承和发展二胡艺术,不仅是对其音乐的发展,更是对文化内涵的延续,这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一、立足于音乐创作

二胡创作是其艺术发展的根基,创作发展与艺术发展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实际上,近年来的二胡创作作品微乎其微,且影响力相对较小,用于练习与大众认可的演奏曲目基本以20世纪创作的经典曲目为主。究其原因,与后期创作的二胡作品缺乏民族性、时代性、可听性等特征本质有关。

(一)民族性

二胡器乐在缺失民族性特征的基础上发展,无疑是舍本求末,必然会遇上发展瓶颈。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改编的二胡作品,一味追求西方创作手法与演奏技巧,民族音乐的神韵魅力不复存在,导致作品缺乏地方特色,无法深入人心,观众认可度与接受度随之降低。而未加任何包装修饰的二胡独奏作品却能影响全世界,并得以传承,这与浓厚的民族音乐神韵有很大的关系。

(二)时代性

将二胡作品与时代性结合的创作家微乎其微。如刘文金立足生活实际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等作品堪称经典,其将生活积累融入创作中,使作品能够承受住时间演变的洗礼得以流传。观众对这样的作品的喜爱度只增不减。因此,唯有结合当下社会生活进行创作,才能提高作品的传承价值。

(三)可听性

二胡作品的受众具有局限性,因此,创作者一直遵循雅俗共赏的原则进行创作,旨在提高大众接受度与喜爱度。但实际上,当代二胡作品的可听性更注重炫技,大众印象不深刻。因此,创作者还需在创作中考虑大众的欣赏水平,以确保其可听性与推广性[1]。

二、结合市场发展

(一)面向市场改革

二胡艺术工作者应当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同时,调整二胡演奏活动,优化音乐会工作模式,调整票价与音乐会时间等,不断提高二胡的艺术受众面。在其基础上,相关工作者还应加强群众宣传,迎合大众需求与喜好调整音乐会,从而争取更多的观众。

(二)音乐形式创新

迎合大众审美需求创新二胡表演形式,能给大众全新的视觉与听觉享受,如中国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形式,对民乐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创作者不仅要注重注入现代气息,更需要通过多方借鉴,加快文化交流传播;但在融合过程中不能丢弃艺术精髓,而应拓宽二胡演奏技艺,为原作注入不同艺术风格,提高其现代化艺术气息,不断拓展创作空间。其音乐形式创新手段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乐器组合。如二胡与交响乐合作、与提琴合作、与其他乐器组合,利用二胡器乐对各类音乐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二是演奏与创作曲目的跨界。首先是中国改编作品与流行音乐元素或者西方古典音乐元素融合,实现本民族二胡艺术特征与世界音乐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更新二胡艺术的传播理念。其次是西方移植作品,如二胡器乐的小提琴化演奏,二胡演奏技巧随之拓宽,国际影响力随之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将西方小提琴曲改编成二胡曲目,不能一味地迎合西方音乐,而应保持二胡小提琴化的性格特征,给人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最后是二胡原创作品。二胡音乐家在多年的创作经历中,总结出了根植民族音乐与兼容并蓄的独特创作风格,创作曲目兼具美学思想。在中国少数民族与西方民族音乐接通后,创作者在调式调性上融合西方各音乐风格节奏,或是运用人工泛音等形式,调整二胡单调的音色模式。除此之外,创作者还可以将雷鬼与爵士等世界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并融合南北地区的音乐元素,引入多种二胡或小提琴等器乐的演奏技法,以此彰显二胡创作曲目的个性与时代特征。二胡原创曲目不仅要具备演奏性,还需融合多种创作理念,因此,创作者应巧妙结合中西方调性等音乐元素,实现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有机结合,带给观众别致的音乐感受,进而实现二胡艺术多元化、国际化与现代化发展。

(三)优化教学方法

器乐教学不仅注重技能传授,而且注重下功夫的练习,尤其是二胡器乐,其演奏难度与练习强度较大,加上器乐艺术受众局限,学习者的数量随之降低。因此,教师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确保教学质量与效率;根据学习群体的要求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等,激发学习者的热情与自主性,实现寓教于乐。同时,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心智与精神等方面加强培训,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各大院校应加强对音乐教育的扶持,给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进而带动音乐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三、利用现代传媒提高影响力

(一)定位主流平台

艺术家应加大与国外主流传播平台的合作,拓展二胡艺术国际化传播路径。例如,高韶青担任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二胡教师、日本大垣女子短期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举办班师,不仅起点高,同时充分运用专业优势进行了二胡艺术的宣传,如利用高校交流平台向海外学生介绍二胡艺术等。同时,二胡艺术工作者还应加强与世界著名乐团的联系,带动二胡艺术的世界性发展。例如,高韶青参与了国外政界的社会活动,扩大了二胡国际影响发展平台,让国外艺术爱好者感受到了中国器乐感染力,使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地位不断提高。随着二胡艺术的深入发展,国外作曲家对二胡艺术更加看重。与国外作曲家的合作,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二胡艺术的国际影响力[2]。

(二)借助现代传媒传播

二胡音乐狩猎广泛,如植入影视创作配乐、为纪录片配乐等,随着影视媒体的发展,二胡艺术影响力也逐渐提升,尤其是在国外影视剧配乐中的出现,让更多的国外影迷对中国二胡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相关人员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二胡艺术传播,在微博等网络主流媒体平台宣传新作,为更多二胡爱好者讲解二胡演奏技巧与形制等专业知识,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二胡音乐的全面化宣传推广。现代科技、网络平台的运用,打破了地域、国界、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在现代传媒高频率的助推下,二胡艺术宣传平台更加广阔,国际推广成效也随之加强。

结 语

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作为二胡音乐工作者,我们也应当注重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积极转变创作与推广理念,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及现代传媒的传播理念,在音乐形式与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在推广二胡艺术的同时,提高大众对二胡艺术的喜爱程度,从而间接带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猜你喜欢
器乐二胡创作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一把二胡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