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问题 终于幼儿
——浅谈幼儿园项目课程研究

2019-01-12 03:08施天宇
好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网络图萝卜经验

文 施天宇

项目课程是一群幼儿共同深入探究某个感兴趣的主题,自发地决定学习的内容,自主地引发主题的方向,全心地参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我园组织教师共同研读了《小小探索家》等相关书籍,开始了项目课程的研究。

一、完成项目课程的策略

(一)判断筛选,确定主题

幼儿的生活、兴趣、问题、教师建议、偶发事件等都是项目课程主题内容的来源。我们对众多的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和筛选,选择出符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和能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主题的内容,开展项目课程。

(二)群策群力,预设网络

在了解幼儿对所定主题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后,教师组织幼儿表达自己想要探究的主题,项目课程组所有成员共同商讨并预设了该主题的网络图。网络图是活动的计划图,更是可互动的环境资源。将网络图放在教室外,让家长了解我们目前开展的活动;拿回教室内,可供幼儿讨论和进行调整。网络图上的内容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而发生变化,还可用照片、符号、便签等进行及时补充和调整。

(三)追随幼儿,深入探究

幼儿的探究活动从实地考察、实践操作、家长参与、记录讨论、解决问题等几方面展开。

在项目课程《花心大萝卜》中,师幼共同预设了测量各种萝卜的目标。但等到拔萝卜时却发现叶子下面要么没有萝卜,要么萝卜很小,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这个突发状况,幼儿们开始了大调查,最后经过调查、实地考察才知道,是我们下种迟了,错过了萝卜的最佳种植期。没有萝卜怎么测量呢?幼儿们通过观察,发现萝卜叶子长得都不一样,就改用不同的工具来测量萝卜叶子的长度。教师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提供了各种测量工具和记录本。

(四)活动高潮,分享成果

在项目课程《恐龙大世界》的高潮部分,幼儿决定做一面游戏墙,其中包括恐龙分类磁性板、恐龙雕塑、恐龙海报,他们将在探究中学到的知识,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在项目课程《黄瓜总动员》中,幼儿们吸取萝卜没长出来的教训,按时种植,黄瓜获得了大丰收。幼儿们邀请隔壁班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分享劳动成果,大家齐动手做黄瓜拼盘,还用黄瓜敷脸。

(五)整合资源,建构课程

整合资源:我们搜集附近的自然、社会和人力资源,形成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库。

建构课程:我们鼓励教师整理每个项目课程的活动案例、观察记录、网络图、实地考察方案、项目墙等资料,制作成课程资料包。

三、在项目课程中发展

(一)研究经验推广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有三个项目课程初具雏形 ,我们尝试将项目课程的研究经验推广到班级。其中,三个班级用同样的方式在生活环节开展研究。目前生活组已在入园、自主餐点、自主午餐、午睡四个环节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有的主题研究中还存在教师高控现象,所以我们又将经验推广到公共游戏区,形成了丰富的游戏案例。

(二)实施能力提升

整个经验推广过程,我们采取了“传、帮、带”的方法,项目研究组教师将自己的经验无条件地传授给同伴,并在其他教师研究时,主动提供帮助,带着大家一起做。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教师项目课程的组织实施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在第一批项目课程《好吃的蔬菜》中,我们实地考察菜场和大棚,边看边问,随意性较大。到第三批项目课程《蚕宝宝》开展时,我们利用家长资源走进蚕研所。幼儿提前预设问题,到现场采访专业人员,通过参观、记录、绘画等方式,丰富关于蚕宝宝的知识和经验,现场考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增强。

项目课程研究至今,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发生了改变,教师的发展意识、课程意识以及课程的组织实施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任何改变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我们敢于、乐于放手,尊重、追随幼儿后,幼儿们能够自发地生成活动主题,自主地决定探索方向,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自在地获得快乐体验。

猜你喜欢
网络图萝卜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网络图计算机算法显示与控制算法理论研究
萝卜蹲
网络图在汽修业中应用
买萝卜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叙事文的写作方法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浅析双代号网络图绘制方法